
猶言度日如年。《後漢書·黨锢傳·李膺》:“久廢過庭,不聞善誘,陟岵瞻望,惟日為歲。”
"惟日為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éi rì wéi suì,其核心含義是形容度日如年的煎熬狀态,常用于表達生活處境極其艱難的感受。
一、字面與引申義 字面可拆解為"惟日"(隻以日為單位)與"為歲"(當作整年),整體通過誇張手法,将一天的時間感知拉長到如同一年,強調心理上對時間流逝的極度焦灼。
二、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最早見于南朝範晔《後漢書·黨锢傳·李膺》,原文"陟岵瞻望,惟日為歲"生動刻畫了李膺在政治迫害中期盼重獲清明的煎熬心境,反映出東漢黨锢之禍中士人的生存困境。
三、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
四、近義與反義 近義詞有"度日如年"、"一日三秋";反義詞可選用"光陰似箭"、"白駒過隙"等表達時間飛逝的成語。
該成語通過強烈的時間對比,既保留了古漢語的凝練美感,又精準傳遞出人類在極端處境下的心理體驗,具有曆久彌新的表達價值。
《惟日為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隻有太陽才能稱得上是一年的尺度。它用來形容太陽運行一周就代表了一年的時間。
《惟日為歲》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心部和日部,其中“心”表示“内心”,“日”表示“太陽”。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惟日為歲》這個成語源自古代《詩經·豳風·涉江》中的一句詩:“惟日為歲,曰華之方”。意思是隻有太陽才能算是一年,這稱為華年。後來演變成現代的成語。
《惟日為歲》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是有差異的。《惟日為歲》成語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具體寫法取決于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
1. 《惟日為歲》意味着時間的流轉與太陽的運行息息相關。
2. 他堅持每天都要出去鍛煉,因為相信《惟日為歲》,隻有健康才能陪他走完每一年。
1. 日月為輝(形容光芒耀眼,美好的景象)
2. 萬歲(對君主或父母的祝福,表示祝福他們長壽)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
永恒不變、不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