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殳的意思、桃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殳的解釋

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為戒。《韓詩外傳》卷十:“ 齊桓公 出遊,遇一丈夫,褒衣應步,帶著桃殳。 桓公 怪而問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國之社,以戒諸侯;庶人之戒,在於桃殳。’ 桓公 説其言,與之共載。來年正月,庶人皆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桃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用桃木制成的殳杖(古代兵器或儀仗器具)。古人佩戴桃殳作為警戒自身的象征。

  2. 文化寓意
    根據《韓詩外傳》記載,桃木在傳統文化中與“避兇”相關,而“桃”諧音“逃”(引申為“亡”),因此桃殳被賦予警示意義,提醒人們每日自省,避免災禍。例如,齊桓公曾遇一佩戴桃殳的百姓,對方解釋此物為“戒桃”,寓意“慎亡”。

  3. 曆史背景
    先秦時期,桃木制品常用于祭祀或禮儀,如“亡國之社以戒諸侯,庶人之戒在桃殳”,說明其社會教化功能。

補充說明

若需深入探究,建議查閱《韓詩外傳》原文或相關禮制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桃殳的意思

《桃殳》是一個古漢字詞語,意思是“桃木做成的長棍”。這個詞通常用來指代古代兵器中的一種長棍,用來襲擊或防禦敵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桃殳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材相關,而它的偏旁部首是“殳”,表示與兵器相關。桃殳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桃殳在古代經常被用作兵器之一。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兵器制造工藝與設計,使用桃木制作的長棍具有強度高、重量輕、便于操控的特點,受到古代武器制造者的青睐。在繁體字中,桃殳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桃殳在古時的寫法是相似的,但是存在一些細微差别。桃殳在古代的寫法中,桃字的頂部有兩點,而現代簡體字中隻有一點。

例句

1. 曆史書上記載,戰士們手握桃殳,勇猛地迎戰敵人。

2. 古代将軍往往以桃殳為武器,親自領兵作戰。

組詞

桃殳組成的詞語有:桃樹、桃花、殳斧等。

近義詞

與桃殳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槊、矛、長矛等。

反義詞

與桃殳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