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綠油油。 宋 晏幾道 《生查子》詞:“岸柳弄嬌黃,隴麥回青潤。” 阿英 《夜航小引》:“一看到那愈加青潤的兩岸,白霧彌漫了的山峰,心頭卻不禁感到愉快。”
(2).色青而潤澤。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職志》:“外所進 宋 磁碗……細視釉色,青潤無少異。”
“青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形容植物生機勃勃
多用于描繪植物顔色鮮綠、生長旺盛的狀态,如春天的草木或田野景象。例如宋代晏幾道在《生查子》中寫道:“隴麥回青潤”,展現麥田綠意盎然的畫面。
描述色澤青翠潤澤
指物體顔色青綠且帶有光澤,常用于形容瓷器、玉石等器物。例如清代文獻提到宋瓷“釉色青潤如玉”,體現器物色澤的細膩美感。
如需更全面的古典文獻用例,可查閱《西清筆記》《生查子》等原文(參考、5)。
《青潤》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來形容事物呈現出青翠而富有潤澤的狀态。它通常用來形容大自然中的植物、花草、水面等呈現出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狀态。
《青潤》由“青”和“潤”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青”部首的拼音是“qīng”,筆畫數是8;而“潤”部首的拼音是“rùn”,筆畫數是11。
《青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時候,“青潤”常被用來形容大自然的景色,特别是春季鮮花盛開、綠草如茵的景象。
在繁體漢字中,我們可以将《青潤》寫成“青潤”。
在古代,漢字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在古時候,《青潤》可以寫作“靑潤”、“靑潤”。
1. 春天來臨,大地重新恢複了青潤的顔色。
2. 這片水域清澈見底,青潤的水草映襯着晴朗的天空。
1. 青翠:形容植物濃綠、郁郁蔥蔥。
2. 潤澤:形容物體表面富有水分,光潔而有光澤。
3. 青蔥:形容植物茂盛、綠色濃郁。
近義詞:翠綠、蒼翠、綠意。
反義詞:黃枯、幹涸、枯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