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彼人,那人。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淳信》:“ 元方 ( 陸元方 )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無出水處。’買者聞之,遽辭不置,子侄以為言。 元方 曰:‘汝太奇,豈可為錢而誑箇人!’” 宋 廖行之 《點绛唇·送人歸新城》詞:“别懷縈繫,為箇人留滞。” 元 邵亨貞 《齊天樂·甲戌清明雨中》詞:“綺陌東頭,箇人還似舊時否?” 清 納蘭性德 《錦堂春·秋海棠》詞:“彷彿箇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
2.一個人。相對集體而言。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政聞社宣言書》:“友也,敵也,皆非徇箇人之感情,而惟以主義相競勝。”
“箇人”是“個人”的異體寫法,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代第三人稱
表示“彼人、那人”,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淳信》中記載:“元方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無出水處。’”
強調個體性
指“單獨一個人”,與“集體”相對。如近代文獻《辛亥革命·政聞社宣言書》提到:“皆非徇箇人之感情,而惟以主義相競勝。”
文學語境中的特殊含義
在詩詞或抒情文本中可指“所愛之人”,例如:“因念舊日山城,個人如畫,已做中州想。”
補充說明
“箇”為“個”的繁體字,現代漢語多寫作“個人”,其核心意義始終圍繞“個體獨立性”展開,既包含客觀描述(如單獨個體),也涉及主觀表達(如自稱或指代特定對象)。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與現代用法混淆。
《箇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個人、一個個體,強調個體的獨特性和個人的存在。它可以用來表示一個人的獨特身份、特征和個性。
段落2:拆分部首和筆畫《箇人》這個詞由部首“⺮”和部首“人”組成。部首“⺮”表示竹子,部首“人”表示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反映了它的一部分意思。
《箇人》共有8個筆畫。
段落3:來源和繁體字《箇人》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主要起源于日本,是漢字的一種變體。在中國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個人”,同樣表示個體、個人。
段落4: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箇人》這個詞在古代可能以其他形式表達,但意思相同。
段落5:例句1.我的觀點隻代表我的箇人看法。
2.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箇人,值得被尊重和關注。
組詞:個人發展、個人成就、個人觀點、個人意願等。
近義詞:個體、個别、個性。
反義詞:集體、團體、大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