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環結草的意思、銜環結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環結草的解釋

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醒世恒言·白玉孃忍苦成夫》:“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既蒙壯士不棄……誓當銜環結草。”《鏡花緣》第三六回:“倘脫虎穴,自當銜環結草,以報大恩。”亦省作“ 銜結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梨花》:“祈全螻蟻之命,當圖銜結之報耳。” 甘簃 《辛亥和議之秘史》:“所謂天恩高厚,臣下宜感激零涕銜結以報者,二公何莫不然。”參見“ 銜環 ”、“ 結草 ”。


《左傳·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 有嬖妾,無子。 武子 疾,命 顆 ( 魏武子 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 顆 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 輔氏 之役, 顆 見老人結草以亢 杜回 , 杜回 躓而颠,故獲之。夜夢之曰:‘餘,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餘是以報。’”又《後漢書·楊震傳》“ 楊震 字 伯起 ……父寶” 李賢 注引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華陰黃雀》:“ 寶 ( 楊寶 )年九歲時,至 華陰山 北,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 寶 取之以歸,置巾箱中,唯食黃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向 寶 再拜曰:‘我 西王母 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以白環四枚與 寶 :‘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如此環矣。’”後以“啣環結草”為感恩報德的典故。 元 秦簡夫 《東堂老》楔子:“老夫啣環結草之報,斷不敢忘。”《警世通言·趙太祖千裡送京娘》:“妾今生不能補報大德,死當啣環結草。”《再生緣》第二二回:“小兒性命皆君救,我隻願,世世啣環結草償。”亦省作“ 啣結 ”。 明 王錂 《春蕪記·訴怨》:“更為我報讎雪恥,效啣結,敢忘伊?”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花姑子》:“蒙恩啣結,至於沒齒,則人有慚於禽獸者矣。”《再生緣》第二一回:“荷蒙雨露皇恩重,臣敢不,啣結生生世世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銜環結草”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均有記載,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叼着玉環、編織草繩”,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核心意義強調受恩者用行動回報恩情,常見于表達對恩人的深切感激。

二、出處與典故

成語由兩個故事合并而成:

  1. 結草報恩
    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魏武子臨終前囑咐兒子魏顆将愛妾殉葬,但魏顆未遵從,反将其改嫁。後魏顆與秦将杜回交戰時,一老人用草繩絆倒杜回助其獲勝。老人托夢自稱是妾之父,為報恩而相助。

  2. 銜環報恩
    典出《後漢書·楊震傳》注引《續齊諧記》:楊寶救黃雀,後得黃雀化身童子贈玉環四枚以報恩,象征子孫顯貴。

三、用法與例句

四、特殊說明

有文獻(如)将其引申為“人際關系緊密團結”,但此解釋非主流,可能因語境衍生,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左傳》《後漢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銜環結草》的意思

《銜環結草》是一個成語,意指将環子咬在嘴裡,然後用體力将其結起,比喻心思、精力都集中于某 一件事情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銜環結草》由“衣”、“合”、“草”構成。

“衣”屬于部首“衣服”,它的拼音是“yi”,總筆畫數為五。

“合”屬于部首“手”,它的拼音是“he”,總筆畫數為八。

“草”屬于部首“艸”,它的拼音是“cao”,總筆畫數為十。

來源與繁體

《銜環結草》最初出現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一篇中,其後流傳至今。

漢字的繁體字形式為「衘環結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銜環結草」的字形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例句

他在決定某件事情時,總是銜環結草,全神貫注。

這位畫家在作畫時,也像銜環結草一般,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他的演講讓全場觀衆銜環結草,緊密關注每個字每句話。

組詞

銜泥塗炭、銜尾相隨、銜石填海、銜悔自新。

近義詞

全神貫注、專注緻志。

反義詞

心不在焉、漫不經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