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高架于山谷間的橋。 唐 羅隱 《升仙橋》詩:“危梁枕路歧,駐馬問前時。” 唐 孫棨 《北裡志·鄭合敬先輩》:“嗚呼,有危梁峻谷之虞,則回車返策者衆矣。”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三:“ 天門 中斷接危梁,玉館金亭迹渺茫。”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和文獻資料,“危梁”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
一、比喻危險的局勢(成語用法) 由“危”(危險)和“梁”(房屋主梁)組成,字面指房屋主梁處于危險狀态,引申為事物面臨崩潰的危機。這種用法常見于比喻政治、經濟或社會整體性危機,例如:“國家内亂如危梁将傾”。
二、指具體的高架橋梁(字面含義) 特指建造在山谷間的險峻橋梁。該含義在古詩文中多次出現,例如:
補充說明
《危梁》是一個成語,意為處于危險境地,面臨生命垂危的狀态。
危(部首:卩,筆畫:6)梁(部首:木,筆畫:7)。
《危梁》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晉襄公設宴請客,卻由于梁柱震動出現危險情況,使得客人紛紛逃離。這個故事後來被引申為形容處境危險、難以為繼的意思,形成了成語《危梁》。
『危梁』(注:此處為繁體字,僅提供參考)
古時的《危梁》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1. 在山火肆虐的時候,消防員們常常身臨《危梁》,他們的工作非常危險。
2. 這次綁架案讓人感到《危梁》,警方正在全力以赴解救被綁人員。
危急、危險、梁柱、懸梁
危急、危機、險境、風險
安穩、安全、無憂、平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