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椋子木的意思、椋子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椋子木的解釋

木名。又稱涼子木、即來、燈台樹。《重修政和證類本草·木部中·椋子木》:“椋子木,味甘鹹,平,無毒。” 唐 本注:“葉似柿,兩葉相當,子細圓,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堅重,煮汁赤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椋子木是漢語中對山茱萸科燈台樹(學名:Cornus controversa)的别稱,該樹種因木材堅硬、紋理細密而得名。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其名稱源于果實形态與古代油燈托盤相似的特征。該樹種樹皮灰褐色,葉片互生呈寬卵形,夏季開白色小花,聚傘花序排列成傘房狀,核果成熟時呈藍黑色。

在傳統應用中,椋子木的木材曾用于制作家具、雕刻工藝品,其樹皮和葉在部分地區民間醫學中被用于清熱解毒。據《中華本草》收錄,其樹皮含鞣質成分,但現代藥理學研究尚未明确其臨床有效性。該樹種現多作為園林觀賞植物栽培,適應性強,在我國長江流域至東北地區均有分布。

網絡擴展解釋

椋子木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植物學和成語兩個角度解釋:

一、植物學含義

  1. 基本定義
    椋子木是山茱萸科植物(學名:Cornus macrophylla),别名涼子木、燈台樹、松楊等。其木質堅硬,煮汁呈赤色,果實細圓如牛李子,成熟時由青轉黑。

  2. 形态特征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4-15米,葉對生,橢圓狀卵形,側脈5-7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花期夏季。

  3. 藥用價值
    入藥部位為心材,性味甘鹹、平,無毒。具有養血、安胎、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外傷等症。唐代《唐本草》已有記載其藥用特性。


二、成語含義(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資料提出,椋子木被引申為成語,比喻處理事務需結合實際,避免過度理想化。但此用法未見于古代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的引申義。


擴展知識

如需更詳細的中藥學論述或植物圖譜,可參考《唐本草》《中藥大詞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騃豎冰解凍釋充天塞地踳謬純實綽約辏集單弦牌子曲電報釘果盤方診感哽高山大川詭猾海國含垢忍恥耗斁鴻璧紅旗手環規黃佐臨穢人呼吸系統賈竪傑俊經由禁旅八旗濟世救人舊體基祚俊龐渴望匮生纜索冷視禮崩樂壞籠養陋固落潮賣官鬻獄冒地明瞳拍檔盤澗偏殿傾柯衛足青崖砌陰上陵石研霜拳樹杈把夙慧俗靡擿罰亡魂失魄韋褐塕埲下時喜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