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對書記、記室參軍等文翰職官的通稱。《陳書·陸玠傳》:“ 後主 在東宮,聞其( 陸玠 )名,徵為管記。” 唐 司空曙 《送崔校書赴梓幕》詩:“管記催飛檄, 蓬萊 輟校文。”《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 吳保安 是我知己,我與他從未會面,隻為見他數行之字,便力薦于 李都督 ,召為管記。”
“管記”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古代文職官職
現代語境中的特殊用法
注意:若涉及古籍或曆史研究,建議以第一種解釋為主;若遇現代特殊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考證。
《管記》是指記錄、記載管事或管制事項的文書。也可以指與管事相關的各種文件、檔案等。
《管記》的拆分部首為⺮和記,其中⺮是指竹木的部首,記是指書寫的部首。根據部首和筆畫,可以将《管記》拆分為⺮、丨、一、勹、一、一。
《管記》最早來源于古代官府或機關單位為了管理和記錄各種事務而設立的文書。在古代,由于紙張稀缺,官員們使用竹簡或木簡來記錄重要事項,這些記錄被稱為《管記》。
《管記》的繁體字為「管記」。
古代漢字寫法中,「管記」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由⺮和記兩個部分組成,隻是書寫風格略有不同。
1. 這份《管記》詳細記錄了每個員工的考勤情況。
2. 官方的《管記》中記載了對公款使用的具體規定。
1. 管理:管理指對人、事、物等進行控制、指導和監督,使其按照既定的目标或規則發展。
2. 記事:記事是指記錄事件、事務或行動的過程和結果。
3. 管制:管制是指對某一事物或活動進行嚴格的控制和限制。
近義詞:記錄、記載、記事
反義詞:忘記、遺忘、删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