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僞謬 ”。
“僞缪”的漢語詞典釋義
“僞缪”是“僞謬”的繁體或異體寫法,屬于漢語書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構詞和語用角度分析:
一、單字釋義
僞(僞):
本義指人為的、非天然的。《說文解字》釋為“詐也”,引申為虛假、不真實、非法冒充。核心含義強調與客觀事實或本性相背離的“人為作假”行為或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1卷,第1515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361頁。
缪(謬):
本義指錯誤、差錯。《說文解字》釋為“狂者之妄言也”,引申為荒謬、不合情理、違背常理。強調認知或邏輯上的偏差與不正确。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9卷,第897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1092頁。
二、合成詞“僞缪”的釋義
“僞缪”作為合成詞,其意義并非單字的簡單疊加,而是側重表達一種因虛假、僞造而導緻的根本性錯誤或荒謬結論。具體可理解為: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僞”字條下關聯詞例;《中文大辭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1968年)“僞謬”詞條。
三、使用場景與近義辨析
“僞缪”兼具“故意作僞”與“本質錯誤”的雙重屬性,語義程度較重。
來源:詞義對比綜合自《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朱景松主編,語文出版社,2009年)相關條目分析。
四、現代規範與書寫
在當代漢語規範中,“僞缪”的簡化字标準寫法為“僞謬”。繁體語境(如古籍整理、港澳台地區)仍可能沿用“僞缪”,但需注意其與“纰缪”(疏忽導緻的錯誤)等詞的區别。
來源:《通用規範漢字表》(國務院,2013年);《兩岸常用詞典》(中華語文知識庫,兩岸合作編撰)。
“僞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ěi mi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該詞由“僞”(虛假、僞裝)和“缪”(錯誤、謬誤)組成,指表面看似真實,實則虛假或錯誤的言行或事物。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虛僞性、表裡不一。
詞義構成
語境應用
需與發音相近的“刓缪”(wán miù,指損壞錯亂)、“悂缪”(pī miù,指謬誤)等詞區分,避免混淆。
“缪”字在古漢語中含義豐富,除“錯誤”外,還可表示“纏繞”(如“綢缪”)或姓氏,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
剝皮抽筋柴桑令廚俊春輝大茴香底事鬥印黩財蠹蟲二和二十六史發植穿冠酆廣逢龍奮起直追粉飾扞撫光棍不吃眼前虧觀寺滑湣黃頰魚幻翳話聲見精識精監試驚馬寖遠集通鐵路九阍虎豹酒嗉子拒敵蹻捷儁雄馬槟榔猛士醲醇飄瞥拼鬥坪台鋪舒琪花玉樹寝默繞結沙梨善哉少男師比漱漱私樹螳蠰同隊銅官土爾扈特土窖往代務外侮翫賢母良妻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