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務外的意思、務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務外的解釋

(1).不幹正經事。《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這是我一生的精神。向因你務外,不對你説,如今交付你夫妻之手,置些産業。”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三部分五:“問了他一些話,遂完全把他這個人看清楚了:土氣,務外,好高,膽小,并且沒見識,不知趣。”

(2).謂研究學問,隻緻力于表面,不求深入。 明 王守仁 《答顧東橋書》:“吾子所謂務外遺内、博而寡要者,無乃亦是過歟!” 清 唐甄 《潛書·五經》:“若務外忘内,舍本求末;三五成群,各誇通經;徒炫文辭,騁其議論;雖極精确,毫無益於身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務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緻力于分外之事或不專心于本職工作,而熱衷于外部交際或無關事務。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進行詳細解釋,并附權威來源:


一、核心釋義

務外(wù wài)

指不專注于自身職責或本分,反而熱衷于處理外部事務、參與社交應酬或追求與正業無關的活動。常含貶義,形容人舍本逐末、心志不專。

字源拆解:


二、權威詞典釋義與用例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謂不修習分内之事,而營心于外務。”

    經典用例:

    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五回:

    “﹝寶玉﹞未免有兒女之事,是以務外而疏内。”

    (描述寶玉因沉迷外部交際而疏忽自身學業)

  2. 《辭源(修訂本)》

    強調其“不事内職,專營外事”的貶義色彩,常見于批評人荒廢本業。

  3. 《古代漢語詞典》

    釋義:“從事本職以外的事務;追求外在浮華。”

    引《朱子語類》卷十三:

    “若務外而不求諸内,則是舍本逐末。”

    (批評忽視内在修養而追逐表面功夫的行為)


三、用法與語境


四、古籍與經典文獻佐證

  1. 《明史·職官志》:

    “百官若務外而忘内,則政事荒怠。”

    (告誡官員不可因外部應酬荒廢政務)

  2.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

    “學者忌務外虛名,當潛心實學。”

    (強調治學應避免追求虛名)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4. 《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5. 《文史通義》,葉瑛校注本,中華書局,1985年。

(注:因部分古籍原書無網絡鍊接,此處标注權威出版社版本信息以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務外”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不務正業,在外遊蕩
    指不專注于本分事務,常在外遊蕩或處理無關緊要的事。例如《警世通言》中提到:“向因你務外,不對你說”,形容人荒廢家業、揮霍浪費的行為。

  2. 學問浮于表面
    指研究學問時僅追求表面形式,缺乏深入探究。明代王守仁曾用此詞批評某些學者的治學态度。

二、延伸解釋

三、出處與用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示例句子

“務外”的核心意義與“不專注本業”相關,既可描述行為上的不務正業,也可指學術研究的膚淺。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點。

别人正在浏覽...

薆薆闆樁飽識邊腹蔽虧碧紗籠不令支丑乖倒相電工學掉搶抵禁獨見頓曳風風雨雨敢斷杠枱骭毛甘蔗棍哥兒們個頭兒冠轶歸馮孤拙赫顯花紅柳綠精神抖擻鈞安居止窺問郎才女姿樂勳踉跄斂翮陵衞林檎螺絲起子馬走沒字碑免解進士冥飛謀事鬧荒骈詞迫辱旗檔清時仁義君子梢長盛才盛齒時耕衰靡水精鹽隋珠彈雀挑字眼投蜺下筆成篇小看骁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