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蠹蟲的意思、蠹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蠹蟲的解釋

(1) [a kind of insect that eats into books,clothing,etc.;book motheating insect;vermin]

(2) 蛀蝕樹木、器物的蟲子

(3) 比喻從内部損害集體的壞人

詳細解釋

亦作“蠧蟲”。1.蛀蟲。《詩·小雅·大田》“及其蟊賊” 三國 吳 陸玑 疏:“賊似桃李中蠹蟲,赤頭,身長而細耳。” 賈思勰 《齊民要術·伐木》引 漢 崔寔 《四民月令》:“自正月以終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蟲。”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七:“蠧蟲,《字林》:木中蟲也;穿食人器物者也。” 唐 朱灣 《題段上人院壁畫古松》詩:“莓苔濃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蟲。”

(2).借指愛書或愛讀書的人。 徐遲 《三峽記·宜昌導遊》:“我記得三十年前,在 北京 給我導遊的是個蠹蟲,他讓我陪他跑遍了古城中幾乎所有的舊書鋪。”

(3).比喻壞人或壞事物。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書的還魂和趕造》:“但叢書也有蠹蟲。從 明 末到 清 初,就時有欺人的叢書出現。” *********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于服務的态度五》:“工作能力不強而辦事又不負責的同事,是我們的蠹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蠹蟲”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源與結構

    • 漢字“蠹”為上下結構,上為“木”,下為“蟲”,讀音為dù,本義指蛀蝕木頭、書籍的昆蟲()。
    • 引申義:比喻危害集體或國家利益的人,如“社會蠹蟲”()。
  2. 生物學定義

    • 蠹蟲屬于鞘翅目昆蟲,體長3.5~4.5毫米,橢圓形,黑褐色,以蛀食松樹嫩梢、木材等為生,常見于馬尾松等樹種()。
    • 分布廣泛,中國南北各省均有記錄,對林業危害顯著()。

文化意涵


防治與影響


成語與擴展


更多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6等),了解字源、防治技術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蠹蟲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能夠侵蝕物體的害蟲或寄生蟲。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虍部,右邊是蟲部,總共有11個筆畫。蠹蟲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 在繁體字中,蠹蟲的寫法同樣保持不變。蠹蟲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大緻相同,沒有明顯的差别。 這裡是一些關于蠹蟲的例句: 1. 蠹蟲侵害了我的家具。 2. 我們需要采取措施來防止蠹蟲的侵害。 蠹蟲的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蠹害、防蠹、蠹害物等。與蠹蟲近義的詞語有:毀壞、損害、破壞等。相反的,與蠹蟲反義的詞彙包括:保護、防守、修複等。 希望上述内容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