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槟榔的意思、馬槟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槟榔的解釋

果實名。色紫味甘,可食用,亦供藥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馬槟榔》:“馬檳榔生 滇 南 金齒 、 沅江 諸夷地,蔓生。結實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内有核,頗似大楓子而殼稍薄,團長斜扁不等。核内有仁,亦甜。” 明 吳寬 《記園中草木·馬槟榔》詩:“有樹吾不識,人雲馬檳榔。”《廣群6*6*譜·藥譜七·馬槟榔》:“馬檳榔雖乾,嚼之軟美,嚼完以新汲水送下,其清甜香美,凡果無與為此……治産難,傷寒熱病,惡瘡腫毒,俱以冷水嚼服數枚。”一說,即何首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三》:“ 粵 西有馬檳榔,不知為何物,至是見州人俱切為片,和蔞葉以敬客,代檳榔焉,呼為馬檳榔,不知為何首烏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槟榔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馬槟榔”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植物與藥用價值

  1. 基本釋義
    馬槟榔是白花菜科植物的種子,果實呈紫色,味甘,可食用或藥用,主要分布于中國雲南等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形态“大如葡萄,核似大楓子而殼稍薄”。

  2. 别名與來源
    别稱包括馬金囊、紫槟榔、太極子等,其拉丁學名為Capparis masaikai

  3. 藥用功效
    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止咳祛痰等作用,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感冒發熱、消化不良等症,外用可緩解燒傷、跌打損傷。

二、成語的引申含義(較少見)

部分詞典提到“馬槟榔”作為成語,比喻人說話缺乏邏輯或胡言亂語。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為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植物特性或具體藥方,可參考《本草綱目》或中醫典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槟榔

馬槟榔是一個中文詞彙,拆分部首為馬木,筆畫數為14畫。它來源于福建方言,指的是槟榔樹的果實。

在繁體字中,馬槟榔的寫法為馬槟榔。

古時候,馬槟榔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一樣。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它的古字形為「馬林樓」。

以下是一些關于馬槟榔的例句:

  1. 我喜歡嚼馬槟榔的味道。
  2. 這個地區種植了很多馬槟榔樹。
  3. 馬槟榔樹上的果實非常美味。

以下是一些與馬槟榔相關的詞彙:

  1. 組詞:槟榔樹、槟榔果、槟榔盒
  2. 近義詞:槟榔、槟榔子
  3. 反義詞:無

綜上所述,馬槟榔是指槟榔樹的果實,它在福建方言中最常使用。它的繁體字寫法為馬槟榔,古時候的寫法為「馬林樓」。馬槟榔可以用于組成一些相關詞彙,如槟榔樹、槟榔果和槟榔盒。近義詞包括槟榔和槟榔子,而它沒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