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寝默的意思、寝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寝默的解釋

亦作“ 寝嘿 ”。止而不言,沉默。《後漢書·王允傳》:“臣等備位宰相,不敢寝默。”《後漢書·袁安傳》:“蓋事以議從,策由衆定,誾誾衎衎,得禮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舊唐書·李景儉傳》:“當賊 注 ( 鄭注 )挾邪之辰,群公結舌而寝默。” 宋 朱熹 《與陳丞相書》:“欲復求祠官,幾得鬥升之祿,以共水菽之養,則又以待次尚遠,懼有貪躁之嫌,是以因仍寝嘿,以至于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寝默"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保持沉默、不發表意見或停止發聲。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典籍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寝默"指緘口不言、沉默不語的狀态。其中"寝"有"止息、平息"之意(如"寝兵"指停戰),"默"即沉默。二字組合強調主動或被動地停止表達,保持靜默。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将"寝默"釋為"猶沉默",并引《後漢書·袁安傳》例證。

  2. 典籍用例與語境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如:

    《後漢書·袁安傳》:"安獨寝默無言。"

    描述袁安在朝議中保持沉默的姿态,體現其不隨衆議的立場。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

  3. 詞義辨析

    • 與"沉默"的區别:"寝默"更側重行為上的中止發聲,隱含因特定原因(如避禍、不認同)而選擇不語;"沉默"可泛指無言的常态。
    • 近義詞:緘默、噤聲、息喙。

      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釋義補充。

  4. 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寝默"已罕用,但可見于曆史文本解讀或文學創作,用以刻畫人物因顧慮、不滿或孤高而拒絕表态的形象。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古語詞的收錄說明。


權威參考文獻原文鍊接:

  1. 《漢語大詞典》"寝默"釋義:

    http://www.hydcd.com/cd/htm15/ci9178.htm

  2.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字義分析:

    https://www.wlzx.org/pd/9787100084625.html

網絡擴展解釋

“寝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例證

3.字義分解

4.使用場景

5.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舊唐書》等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包巟碑像禀脫采薪之疾常俦常制陳獻徹頭徹尾出幽存折東洋惡道糞肥分建幅尺撫育光被官窰顧托換羣鵝晦盲否塞虺螫禍因儉陋機筦金珥警勇樛纏繼養涼飙撩是生非麗食理值龍花镂空羅之一目麻雀牌門閲銘牌閩派目光如豆怒不可遏乞兒乘小車崎嶔曆落全具鵲石癯劣人地生疏襦裙上都傷幸殺氣騰騰聲音笑貌示現詩鐘首官睟表通事官文章家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