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峻的意思、危峻的詳細解釋
危峻的解釋
高而險。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濡水》:“東南歷石挺下,挺在層巒之上,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踐棘而登,洞門岈然……不甚寬宏,而以危峻逼裂見奇者也。”
詞語分解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吓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峻的解釋 峻 ù 山高而陡:高峻。險峻。峻峭。峻拔。 高大:峻德。峻節。 嚴厲苛刻:峻刻。峻厲。嚴峻。嚴刑峻法。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危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 拼音:wēi jùn
- 詞性:形容詞
- 核心解釋:
- 形容自然景觀高而險,如山崖、孤石等(如《水經注》中“臨崖危峻”);
- 引申為形勢嚴峻、危險且嚴重,常用于描述困難、危機或挑戰(如經濟、社會等複雜局面)。
2.詳細解釋與古籍例證
- 自然景觀:
- 《水經注·濡水》:“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仞。”
- 《徐霞客遊記》:“以危峻逼裂見奇”形容山勢險峻奇特。
- 抽象語境:
強調緊迫性與嚴重性,例如“危峻的局勢”“危峻的挑戰”。
3.使用場景
- 自然描寫: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獻中,描述險峻的山川地貌。
- 社會比喻:適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如分析經濟危機、政治動蕩等。
4.字義分解
- 危:
- 本義為“高”(如“危樓”),引申為“危險”“正直”(如“正襟危坐”)。
- 峻:
- 指山高而陡(如“險峻”),亦表嚴厲(如“嚴峻”)。
5.相關提示
- 近義詞:險峻、嚴峻、危急;反義詞:平緩、安穩。
- 使用注意: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水經注》《徐霞客遊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峻的意思
危峻(wēi jùn),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來形容形勢、局勢、環境等具有緊迫、危險、嚴峻的特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危峻的部首是“卩”(jié),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危峻的來源較為複雜。其在古代文字中的意思主要指高聳險峻之地形,如山勢、峽谷等。後隨着語義的延伸,也用來形容日益嚴峻的局勢、危險、緊迫的情況。
繁體
危峻的繁體形式為「危峻」,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危峻一詞的寫法較為繁瑣,比如《爾雅》中寫作「儡崽」,《字林》中寫作「巍巙」,不過這些寫法已經不再通用。
例句
1. 山路難行,路勢十分危峻。
2. 這次疫情形勢變得非常危峻,我們必須采取緊急措施。
組詞
危峻的組詞有:危峻地形、危峻山峰、危峻局勢。
近義詞
危峻的近義詞有:嚴峻、緊迫、危險。
反義詞
危峻的反義詞有:緩和、平緩、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