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柳先生的意思、五柳先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柳先生的解釋

(1). 晉 陶潛 的别號。 潛 曾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文中雲:“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宋 楊萬裡 《張功父請祠甚力得之簡以長句》詩:“老夫老矣不歸去, 五柳先生 應笑汝。”亦省稱“ 五柳 ”。 宋 王安石 《五柳》詩:“ 五柳 柴桑 宅,三 楊 白下 亭。” 清 汪懋麟 《獨酌》詩之三:“吾愛 五柳 賢,獨酌自成癖。”

(2).泛指志趣高尚的隱士。 唐 雍陶 《和孫明府懷舊山》詩:“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為客落人間。”亦省稱“ 五柳 ”。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四折:“不戀那三公華屋,且圖個五柳婆娑。” 明 謝谠 《四喜記·椿庭慶壽》:“五柳堂前啟壽筵,白頭嚴父散神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柳先生”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稱號,特指中國東晉著名詩人、辭賦家陶淵明(約365年—427年)。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五柳: 字面指五棵柳樹。
    • 先生: 古代對男子的尊稱,也指有學問、德行的人或老師。
    • 合稱“五柳先生”: 并非泛指門前種有五棵柳樹的人,而是特指陶淵明以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自號的别稱,用以指代他本人及其代表的隱逸形象與精神境界。該稱號已成為陶淵明的代稱和文化符號。
  2. 出處與典故: “五柳先生”之名直接來源于陶淵明為自己所作的傳記《五柳先生傳》(收錄于蕭統《昭明文選》)。文章開篇即言:“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陶淵明借此自號,塑造了一位不慕榮利、安貧樂道、寄情田園的隱士形象,實為自我寫照。此傳是理解“五柳先生”精神内核的最核心文獻。

  3. 文化内涵與象征意義:

    • 隱逸精神的象征: “五柳先生”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隱逸文化的标志性符號,代表了一種遠離官場傾軋、回歸自然本真、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态度。《晉書·隱逸傳·陶潛》記載其“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事迹,正是這種精神的生動體現 。
    • 安貧樂道的典範: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描述自己“短褐穿結,箪瓢屢空,晏如也”,展現了其面對貧困依然泰然自若、堅守志趣的高潔品格。
    • 自然田園的向往: “五柳”象征着與自然的親近,體現了陶淵明歸隱田園、躬耕自資的生活方式,以及對山水田園之美的熱愛與歌頌,這在其大量的田園詩(如《歸園田居》、《飲酒》等)中得以充分展現。
    • 率真性情的代表: 《五柳先生傳》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等描述,刻畫了一個率性自然、不拘小節、注重精神愉悅的真人形象。
  4. 引用參考:

    • 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 見:蕭統(編). 《昭明文選》. (原始文獻,無直接鍊接,可參考權威出版社版本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相關研究)。
    • 房玄齡 等. 《晉書》. 卷九十四 《隱逸傳·陶潛》. (正史記載,可查閱中華書局點校本或古籍數據庫如國學大師網)。
    • 袁行霈. 《陶淵明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權威學術著作,系統闡釋陶淵明生平思想及“五柳先生”内涵)。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五柳先生”詞條. 商務印書館. (規範詞典釋義)。
    •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五柳先生”詞條.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大型語文工具書,提供詳細釋義及書證)。

網絡擴展解釋

“五柳先生”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文學典故,其解釋如下:

一、詞義來源

  1. 特指陶淵明
    五柳先生是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别號。他在自傳體散文《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以此表達淡泊名利、歸隱田園的志趣。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後因“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歸隱,以耕種、飲酒、寫詩為樂,成為中國古代隱逸文化的代表人物。

  2. 引申為隱士象征
    唐代以後,“五柳先生”逐漸演變為對志趣高潔、不慕榮利的隱士的泛稱。例如雍陶在《和孫明府懷舊山》中寫道:“五柳先生本在此,偶然為客落人間”,即以“五柳”代指隱士。


二、文學背景


三、文化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陶淵明的生平或《五柳先生傳》全文,可參考、7、10等高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抱魄骖骖呈樣笞刑抽換喘逆酢菜存項瘅疾貂侍疊翮繁弱風僝雨僽風馳電騁封蓋封貯紛亂浮積耕桑割肉狗舌龜溺孩嬰蝴蝶廳回改回注基波揭雞肆赦讦制進舉金陵山齎調酒菜九歌舊矩積習裡擋漓江緑蠟眠食鳥工陪陵潛嚴沙勇聲望霜雲樹高招風宿孽它們挑鬭往劫洿渎蝦醬項領香薷飲饷糈相一縣空顯民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