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奉的意思、崇奉的詳細解釋
崇奉的解釋
[believe in (a religion)] 尊敬祀奉
崇奉禮教
詳細解釋
(1).尊崇,信仰。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翼真檢一》:“ 王 既獨擅新奇,舉世崇奉,遂託雲真授,非復先本許見。” 唐 孟棨 《本事詩·嘲戲》:“ 中宗 朝,禦史大夫 裴談 崇奉釋氏。”《老殘遊記》第九回:“甚則説崇奉他的教,就一切罪孽消滅。” 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十三》:“ 中國 十三經二十五史,正是酋長祭師們一心崇奉的治國平天下的譜。”
(2).崇拜奉祀。《元典章·刑部三·禁采生祭鬼》:“仍禁止師巫人等,不得似前崇奉妖恠鬼神。”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禦制》:“由是神之威靈,赫赫在天……而四方萬國,莫不瞻仰而崇奉之。” 清 龔自珍 《同年生祀漢鄭司農為韻語以諧之》:“ 鄭 功此第一,千秋合崇奉。”
詞語分解
- 崇的解釋 崇 ó 高:崇山峻嶺。崇高。崇論闳議(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論。亦作“崇論宏議”)。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終”,終了。 充,充滿:崇酒于觞。 增長:“今将崇諸侯之奸”。 姓。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網絡擴展解釋
“崇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尊崇并信仰或崇拜,常用于表達對宗教、思想、人物等的虔誠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尊崇與信仰
指對某種宗教、學說或理念的深切敬仰和追隨。例如:“崇奉禮教”表示對傳統禮教的推崇。
- 崇拜與奉祀
強調對神明、聖賢等對象的祭祀或儀式性尊崇,如“崇奉祖先”。
二、詞源與用法
- 構詞解析
“崇”意為高、尊敬,“奉”則包含恭敬、信仰之意(如“奉為圭臬”),組合後強化了“高度尊敬并踐行”的内涵。
- 曆史用例
南朝陶弘景《真诰》提到“舉世崇奉”,唐代文獻亦記載對佛教的崇奉,可見其多用于宗教或思想領域。
三、應用場景
- 宗教領域
如“崇奉釋氏(佛教)”。
- 文化傳統
如對儒家思想、禮教的尊奉。
- 人物崇拜
可指對曆史人物或領袖的敬仰,如“崇奉先賢”。
四、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信奉、尊奉、膜拜。
- 區别:“崇奉”更強調系統性尊崇,而“信奉”側重個人信仰,“膜拜”則含更強烈的儀式感。
五、例句參考
- 古代士大夫多崇奉儒家學說,将其視為治國之本。
- 某些地區至今仍崇奉自然神靈,保留傳統祭祀習俗。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曆史用例,可參考《真诰》《元典章》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崇奉》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崇奉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極度敬仰和崇拜。它代表了對特定人物、信念、價值觀或理念的全心全意的追隨和敬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崇」字的部首是「山」,表示與山相關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2。「奉」字的部首是「女」,表示與女性相關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崇奉》一詞是漢字構成的。在繁體字中,「崇」字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形狀,而「奉」字則寫作「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崇奉」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沒有特别的變化。
例句:
1.他對自己的導師始終懷有崇奉之情。
2.她教導我們珍惜每一個機會,我們對她深感崇奉。
組詞:
不崇奉、崇奉者、崇奉信仰、無限崇奉等。
近義詞:
崇拜、崇尚、景仰、崇敬。
反義詞:
蔑視、厭惡、輕視、貶低。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