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微辭。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自序》:“ 定 哀 多微詞,有所辟也; 牛 李 有異議,有所黨也。愛憎一衰,論議乃公。”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微詞·陸念先》:“ 陸念先 口無擇言,時出微詞,乃足絶倒。” 清 尤珍 《題磨崖碑》詩:“碑銘當日紀盛事,惟有揚頌無微詞。”參見“ 微辭 ”。
“微詞”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隱含批評或不滿的委婉言辭,其核心特點是不直接表達,而是通過隱晦、含蓄的方式傳遞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構成
具體含義
“他對新政策頗有微詞,認為細節執行存在問題。”
文學與日常表達
與“微辭”的關系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齊東野語》《古今譚概》等文獻來源。
微詞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微”和“詞”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指言辭或文字表達的時候使用的詞彙量很少。
“微”字的部首是彳,它有3個筆畫;“詞”字的部首是讠,它有7個筆畫。
“微詞”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一句詩:“微我獨行,終以成篇。” 後來,“微詞”這個詞被引申為指詩歌中引人深思的言辭和用詞精細的表達。
繁體字“微詞”與簡體字“微詞”的意思相同,隻是書寫時稍有差異,繁體字多用于港澳台地區。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具體到“微詞”這個詞,它的古代書寫方式是使用甲骨文或者金文,通過一系列的線條和點畫來表達字的含義。
1. 他的詩歌用字非常準确,每一個詞都是微詞,給人一種精細和獨特的感覺。
2. 這篇評論以簡練的文字和深入的分析,準确地用了一些微詞表達了他的觀點。
組詞:微小、微妙、微言、詞彙、辭詞等。
近義詞:細詞、精細的措辭。
反義詞:粗粝、粗魯的論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