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母的意思、大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母的解釋

[grandmother] 祖母

妪,先大母婢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詳細解釋

(1).祖母。《墨子·節葬下》:“其大父死,負其大母而棄之,曰鬼妻不可與居處。”《漢書·濟川王劉明傳》:“ 李太後 ,親 平王 之大母也。” 顔師古 注:“大母,祖母也。 共王 即 李太後 所生,故雲親祖母也。” 清 劉大櫆 《原君墓志銘》:“然吾父痛先大父之早卒,大母之苦節,而身卑賤,無以彰其名於後世,未嘗不欷歔垂涕也。”

(2). 宋 人亦以稱太後。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禦宴煙火》:“ 穆陵 初年,嘗於上元日 清燕殿 排當,恭請 恭聖太後 ,既而燒火煙於庭。有所謂地老鼠者,徑至大母聖座下,大母為之驚惶,拂衣徑起。”

(3).舊時庶子稱父親的嫡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母”是漢語中的曆史稱謂,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一、核心含義:祖母

  1. 父系社會中的指代
    在傳統文獻中,“大母”最常見用法指父親的母親(即祖母)。例如《墨子·節葬下》記載“負其大母而棄之”,《漢書》顔師古注明确解釋為“祖母”。

  2. 文學作品的例證
    明代歸有光《項脊軒志》中“先大母婢也”,即以“大母”指代祖母,成為經典用例。

二、延伸含義

  1. 對太後的尊稱(宋代)
    宋代文獻如周密《齊東野語》記載宮廷活動時,用“大母”尊稱太後,體現特殊曆史背景下的用法。

  2. 嫡母的稱謂(古代家庭)
    舊時庶出子女對父親正妻的稱呼,反映古代宗法制度中的親屬關系。

三、需注意的辨析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時,可參考《墨子》《漢書》等古籍原文,或權威注釋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母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由“大”和“母”兩個字組成的。以下分别介紹它們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大:表示大小、數量、程度等概念,也可用來形容重要、有影響力的事物或人物。 母:表示母親,也可用來象征女性、血親關系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大:拆分為“大”(一畫); 母:拆分為“毋”(一畫)和“母”(三畫)。 來源: 大母的來源是由漢字演變和組合形成的。其中,“大”在古代為象形文字,表示一個人伸開雙臂的形狀;“母”則是拍拍手的形狀,表示一個暖暖的母親形象。 繁體: 大母的繁體字為「大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明顯差别。 例句: 1. 他是我大母的親戚,我們關系很近。 2. 每年過年,大母都會給我們包餃子。 組詞: 大母無法與其他字詞組成詞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詞語。 近義詞: 大母的近義詞:大娘、大媽。 反義詞: 大母的反義詞:小母。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