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采四射之相。 唐太宗 《大唐三藏聖教序》:“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
“麗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麗象”指光采四射之相,形容事物或景象的壯麗、璀璨。核心由“麗”(美麗、光彩)和“象”(形态、景象)組合而成,強調外表的絢麗與内在的宏偉()。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唐太宗《大唐三藏聖教序》中的名句:“金容掩色,不鏡三千之光;麗象開圖,空端四八之相。”此句以“麗象”形容佛法光輝的莊嚴景象()。
部分資料(如)将“麗象”解釋為成語并關聯《左傳》,但多數權威來源未支持此說法,需謹慎采納。建議以唐代文獻及通用詞典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典》或唐代文學研究資料(如)。
《麗象》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美麗而莊重的形象或景象。它通常用來形容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或神态。這個詞彙一般用在文學作品或詩歌中,用來營造出優美的意境。
《麗象》的部首是丶(點),它是由一個部首組成的,沒有其他的部首。根據《康熙字典》,《麗象》的總筆畫數為14。
《麗象》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衛風·絲衣》:“麗以蔽映,宜婉姱之容。”後來演變成“麗象”,用來形容美麗的形象。在繁體字中,“麗象”可以寫作“麗象”。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古代的“麗象”寫作“麗象”。這個寫法在繁體字中仍然保留下來,被用來書寫《麗象》。
1. 仰望山川之間,群峰雲霧缭繞,形成了一幅麗象。
2. 她的容顔如雲霧般美麗,像一副活生生的麗象。
3. 這幅畫描繪了藍天、白雲和碧海,形成了一幅壯麗的麗象。
麗景、麗水、麗人
美景、壯麗、秀麗
丑陋、兇惡、丑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