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維的意思、王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維的解釋

[Wang Wei] (701—761或698—759)。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诘,祖籍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開元中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後官至尚書右丞。現存《雪溪圖》、《寫濟南伏生像》相傳是他的作品。今存《王右丞集》

詳細解釋

猶王綱。《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康國祚於綴旒,振王維於已墜。” 張銑 注:“維,綱維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王維的漢語詞典釋義

王維(699年—761年),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诘,號摩诘居士。其名“維”取自梵語“Vimala”(意為純淨無垢),與佛教淵源深厚。以下從姓名、身份、成就三方面解析:


一、姓名釋義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天下所歸往也”,象征領袖地位。作為姓氏,源于周朝王室,代表尊貴身份。
    • 引申:唐代“王”姓為五大姓之一,彰顯其士族背景。
    • 字源:《爾雅·釋诂》注“維,系也”,意為維系、連結。
    • 佛教關聯:其字“摩诘”源自佛教經典《維摩诘經》,梵語中“維”喻指清淨無染的智慧。

二、詩人與畫家身份

  1. 詩歌成就
    • 山水田園派代表:開創“詩中有畫”之境,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以文字構建畫面感。
    • 禅意融合:作品蘊含佛理,如《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體現空寂禅境。
  2. 繪畫貢獻
    • 南宗畫派先驅:首創水墨山水,蘇轼評其“畫中有詩”,真迹《雪溪圖》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來源鍊接)。

三、曆史評價與文化影響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維”字釋義(線上版
  2. 《全唐詩》卷126(中華書局)
  3. 《中國繪畫史》(王伯敏著,三聯書店)
  4. 《唐代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其名字和生平可從以下維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二、生平經曆

  1. 早年才華
    出身官宦世家,幼年聰慧,九歲能詩,十五歲赴長安應試,因多才多藝(詩、書、畫、音樂)受王公貴族推崇。21歲中進士,任太樂丞,後因下屬舞黃獅子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2. 仕途起伏
    得張九齡提拔任右拾遺,後任監察禦史、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等職。安史之亂中被俘并被迫任僞職,亂後因曾作《凝碧池》表忠及弟王缙求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最終官至尚書右丞。

  3. 隱居生活
    40歲後于藍田辋川建别墅,半官半隱,參禅禮佛,創作大量山水田園詩。

三、文學與藝術成就

  1. 詩歌

    • 題材涵蓋山水田園、邊塞、送别等,以五言詩見長,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
    • 風格“詩中有畫”,融合禅意,被譽為“詩佛”。
  2. 繪畫

    • 開創水墨山水畫派,被奉為南宗畫派之祖,傳世畫作有《江山雪霁圖》(現藏日本)。
    • 蘇轼評價:“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

四、曆史評價

王維與孟浩然并稱“王孟”,代表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巅峰。其名字“維摩诘”源自佛教《維摩诘經》,暗合其晚年禅修思想。現存詩400餘首,著作收錄于《王右丞集》。


注:關于“王維”一詞的其他釋義(如“王綱”),因文獻權威性不足且與主流語境關聯較弱,此處不作詳述。

别人正在浏覽...

碑拓貝葉綳場面别稱蒼猝城溝尺寸之地蠢坌村廛鼎折餗覆遁陰匿景翻把賬風席輵轇工絶宮卿共性與個性蠱廢孤蹇故物鶴練嗟悼節要進草金玦疾心祭養匡鼎餽饟列舉六渠理值旅吟磨鋊儜奴甯乂袢延貧劇披裘帶索匹似閑鋪蓋卷起膩其所曲曲趨世軟刀子屍場詩言志受戮霜霏死結素材田業挑揀土木形骸囤積脫粒向若而歎縣泉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