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裘帶索的意思、披裘帶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裘帶索的解釋

形容衣着粗陋。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昔者 楚丘先生 ,行年七十,披裘帶索,往見 孟嘗君 ,欲趨不能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裘帶索”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ī qiú dài suǒ,其核心含義是形容衣着粗陋,通常指穿着破舊的皮衣和用草繩系帶,體現生活簡樸或貧困的狀态。

詳細解析:

  1. 詞義與結構

    • 披裘:穿着粗糙的皮衣;帶索:用草繩等簡陋材料系帶。聯合式結構,強調外在形象的樸素或貧寒。
  2. 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五》,記載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帶索”見孟嘗君的故事。
    • 其他文獻如《全三國文》《大唐新語》中,該詞用于描述隱士或安貧樂道者,如榮啟期、朱桃椎等人物,突出其淡泊名利的品格。
  3. 感情色彩

    • 多數權威資料(如漢典、詩詞名句網)将其視為中性描述,僅指衣着簡陋。
    • 部分來源(如)提到“比喻道德敗壞”,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個别誤讀,需結合語境判斷。
  4. 用法與示例

    • 作謂語或定語,如:“朱桃椎隱居不仕,披裘帶索,沉浮人間。”(《大唐新語》)
    • 現代可用于形容生活簡樸或經濟拮據的狀态,如:“他雖披裘帶索,卻自得其樂。”

注意: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新序》《全三國文》等原始出處,或通過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查詢擴展例句。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裘帶索的意思

披裘帶索,是一個成語,意指出門在外,形容人處境艱苦或風塵仆仆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披: 扌手 + 巾巾 (3畫)
裘: 衣衣 + 匕匕 (12畫)
帶: 巾巾 + 市市 (9畫)
索: 糸纟 + 幺幺 (10畫)

來源

《披裘帶索》這個成語出自東漢末年的《後漢書·馬援傳》。馬援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将領,他因為積極抵抗外族入侵,遭到了官方的排擠和迫害。馬援的主要活動地在西域,因此他經常穿着皮裘,用索索綁着。這個成語就是形容他的辛苦和艱難境遇。

繁體

披裘帶索 (Traditional Chinese)

古時候漢字寫法

披: 抜
裘: 袪
帶: 帶
索: 索

例句

他披裘帶索地奔波于外地,為了謀生努力工作。

組詞

披風、裘皮、帶路、索取

近義詞

風塵仆仆、衣衫褴褛、窮困潦倒

反義詞

富貴榮華、高貴典雅、衣冠楚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