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兔絲燕麥的意思、兔絲燕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兔絲燕麥的解釋

喻有名無實。《魏書·李崇傳》:“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鬥哉!”《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言兔絲有絲之名而不可以織,燕麥有麥之名而不可以食。古歌曰:‘田中兔絲,如何可絡!道邊燕麥,何嘗可穫!’《詩》雲:‘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皆謂有名無實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兔絲燕麥(tù sī yàn mài)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字面指“兔絲草”和“燕麥”,比喻有名無實、虛有其表的事物。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指代

    “兔絲”即菟絲子,是一種寄生草本植物,莖細柔如絲,依附其他植物生長;“燕麥”指一種谷物,其籽實外殼堅硬,古人認為其難以食用或價值較低。

  2. 比喻義

    兩者皆被視為無用之物,故成語引申為外表雖具其形,實則毫無價值或不能兌現承諾,強調名不副實。例如:

    “此人承諾如兔絲燕麥,聽之華麗,行之無物。”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南北朝史學家魏收所著《魏書·李崇傳》:

“今國子雖有學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鬥哉?”

此處李崇以“兔絲燕麥”諷刺國子監空有教育機構之名,卻無實際教學功能,與“南箕北鬥”(星宿名,喻虛有其表)并列,強化批判意味。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為:“喻有名無實。”

  2. 《中華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

    注:“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際用處的事物。”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強調其典故性,指出多用于批判社會現象或個人言行不實。


四、用法與文化内涵


參考文獻

  1. 魏收. 《魏書·卷六十六·李崇傳》. 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3. 劉潔修.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開明出版社,2009.

網絡擴展解釋

“兔絲燕麥”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事物或人徒有其名而無實際價值或才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面含義

二、比喻意義

指事物或人表面看似有價值,實則虛有其表。例如:空有官職而無實權的官員、華而不實的承諾等。

三、出處與用法

四、示例

五、易錯點

通過以上分析,可更精準地理解該成語的深層含義及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弊風避亂駁犀財馬財聘才人書會茶葉蛋赤龍子蟲虱丹鉛調赴定武蘭亭東圊堕馬蓋弓鍋魁國旗黃衫火兒呼吸困難角觡接濟傑立饑殍糾檢橘子客況空辭巋崎蠟彩蘭夜涼堂涼瓦瓦斂屦鐐镮立馬蓋橋零位棉花蛆免疫内官霶飙鰟魮舽艭菩提子切實勸勞趣織溶溶澹澹三權攝制市井之臣失政舜顔嗣讓談筵鐵鎖銀鈎童謡徒禦王佐之才微波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