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駁犀的意思、駁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駁犀的解釋

亦作“駮犀”。斑犀。《東漢觀記·陳遵傳》:“ 陳遵 破 匈奴 ,詔賜駮犀劍。” 吳樹平 校注:“駮犀劍三字原誤作‘駭犀劍’, 姚 本作‘駮犀劍’, 陳禹謨 刻本《書鈔》同……駮犀劍,即以斑犀為裝飾的劍。此條《編珠》卷二引作‘ 光武 賜 陳導 駭犀劍’,《禦覽》卷三四二引作‘ 光武 有駭犀之劍,以賜 陳遵 ’,所引皆有訛誤。”《後漢書·馮鲂傳》:“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賢 注:“以班犀飾劍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駁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曆史用例

  1. 裝飾名貴器物:
    東漢文獻記載,光武帝曾賜予大臣“駁犀劍”,即以斑犀裝飾的劍,象征身份尊貴。
  2. 文獻記載:
    • 《後漢書·馮鲂傳》提到“賜駁犀具劍”,李賢注:“以班犀飾劍也。”
    • 《東漢觀記·陳遵傳》也有類似記載,但部分版本存在傳抄訛誤。

三、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東漢觀記》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駁犀》的意思:

《駁犀》是古代漢語中的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對牛角做紋飾的技藝,也可借指對事物進行雕飾、裝點的意思。

《駁犀》的字形:

《駁犀》由兩個漢字組成:馬和隹。其中,馬是指馬的意思,隹是一個古代部首,代表鳥的意思。《駁犀》的總筆畫數為14畫。

《駁犀》的來源:

《駁犀》這個成語最早來源于《晉書·主父偃傳》:“駁犀瑕瑜,裝飾器物。”在這段文字中,駁犀的意思是指用特殊圖案裝飾器物,隨後這個詞逐漸轉化為用來形容對事物進行精雕細琢的意思。

《駁犀》的繁體:

《駁犀》的繁體寫法為「駁犀」。

《駁犀》的古時漢字寫法:

《駁犀》作為一個成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有所變化。具體而言,在《說文解字》中,駁的字形為“爸”的上面寫着“父”,下面則為“蔔”,代表法律裁判的意思;而犀的字形則與現代無特别差異。

《駁犀》的例句:

1. 他善于駁犀,通過一些巧妙的方式讓簡單的物品變得藝術品般精美。

2. 這幅畫上駁犀的花紋非常細緻,顯示出作者的精湛技藝。

《駁犀》的組詞:

駁犀裝飾、駁犀器物、駁犀紋飾等。

《駁犀》的近義詞:

雕琢、裝點、裝飾。

《駁犀》的反義詞:

平淡、樸素、不加修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