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菩提子的意思、菩提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菩提子的解釋

菩提樹及無患子的實,可作念佛的數珠。《校量數珠功德經》:“若用菩提子為數珠者,或時掐念,或但手持,誦數一遍,其福無量。” 唐 陸龜蒙 《寂上人院》詩:“暗數菩提子,閒看薜荔花。” 清 金氏 《偶然作》詩:“我思更如何,欲種菩提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菩提子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物品,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釋:

一、基本定義

菩提子最初指菩提樹及無患子的果實,可用于制作佛教念珠。但廣義上,它泛指可用于制作佛珠或文玩手串的植物果實/種子,涵蓋上百個品種,如金剛菩提、星月菩提、鳳眼菩提等。

二、詞源與象征意義

  1. 梵語來源
    名稱源于梵文“Bodhi”(音譯“菩提”),意為“覺悟、智慧”,象征頓悟真理、超凡脫俗的修行境界。
  2. 佛教寓意
    作為佛教七寶之一,菩提子被認為有“無量福報”,常用于供奉法器或持咒修行,兼具平安符功能。

三、常見誤解

四、現代應用

如今菩提子更多作為文玩手串材料,兼具文化價值與盤玩樂趣,例如:

總結來看,菩提子既是佛教法器,也是文化符號,其内涵從宗教修行延伸至生活美學,核心始終圍繞“覺悟”的精神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菩提子的意思

《菩提子》是指印度菩提樹的果實,又稱為菩提實、菩提香、菩提果、菩提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菩」字是由「艹」和「蔔」兩個部首組成,共有8畫;「提」字是由「手」和「是」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2畫;「子」字是由「子」部首組成,共有3畫。

來源

「菩提子」一詞源自佛教,寓意着達到菩提(即悟道)的果實。

繁體

在繁體字中,「菩提子」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菩提子」的字形可能有一些差異,但基本結構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他拿起菩提子,輕輕一嗅,香氣撲鼻。

2. 據說菩提子具有提神醒腦的效果。

組詞

1. 菩提:指佛教中的開悟境界。

2. 菩薩:指佛教中具有菩提心的人,是菩薩道的修行者。

3. 菩提樹:指菩提子的來源,佛陀成道時所依樹木。

近義詞

菩提果、菩提香是「菩提子」的近義詞,用法可以互換。

反義詞

迷途、無明是「菩提子」的反義詞,指沒有開悟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