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有名无实。《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言兔丝有丝之名而不可以织,燕麦有麦之名而不可以食。古歌曰:‘田中兔丝,如何可络!道边燕麦,何尝可穫!’《诗》云:‘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皆谓有名无实也。”
“兔丝燕麦”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事物或人徒有其名而无实际价值或才能。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事物或人表面看似有价值,实则虚有其表。例如:空有官职而无实权的官员、华而不实的承诺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更精准地理解该成语的深层含义及使用场景。
《兔丝燕麦》是一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下面将对这个成语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说明:
《兔丝燕麦》意为兔子的毛,燕麦的颗粒,形容物体的微小而细腻。
兔(兔字的部首为免,总共3画)、丝(丝字的部首为糸,总共6画)、燕(燕字的部首为火,总共17画)、麦(麦字的部首为禾,总共7画)。
《兔丝燕麦》这个成语出自《庄子·汤问篇》,原句为“奚若不穷乎?兔丝燕麦。”其中的“兔丝燕麦”用来比喻微小纤细之物。
《兔丝燕麦》的繁体字为「兔絲燕麥」。
在古代,兔字的写法为「兔」,丝字的写法为「絲」,燕字的写法为「燕」,麦字的写法为「麥」。
人生如兔丝燕麦,细若尘埃,渺如黄沙。
兔子、丝线、燕子、燕麦、小麦等。
细如尘埃、微不足道。
宏大、巨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