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涉外的意思、涉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涉外的解释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在公务上涉及外国的;和外国有关系的

涉外单位

详细解释

涉及与外国关系的。《新华月报》1951年第6期:“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 西藏 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如:涉外单位;涉外问题;涉外婚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涉外”是汉语中由“涉”与“外”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涉及外国或外国事务的”,常用于描述与本国以外国家相关的活动、机构或法律关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涉外”释义为“涉及与外国有关的”。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

  1. 法律层面的界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涉外”指民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法律事实中至少有一项与外国相关联,例如合同签订方包含外国企业或涉及境外财产。

  2. 应用场景分类

    在行政管理中,“涉外”涵盖外交、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如涉外婚姻登记、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务院《涉外人员管理条例》明确将“涉外机构”定义为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办事处等。

  3. 语言使用规范

    在汉语语法中,“涉外”作为形容词,可修饰名词构成“涉外案件”“涉外礼仪”等固定搭配,体现事务的跨国属性。此类用法常见于官方文件及新闻报道,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涉外民商事典型案例。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010年颁布.
  3. 国务院.《涉外人员管理条例》. 2021年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涉外”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在公务、法律或社会活动中涉及外国因素的情形。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涉外”指与外国相关的事务或关系,涵盖人员、机构、法律事实等多个层面。例如,涉外单位、涉外案件等。

二、法律层面的涉外要素

根据法律定义,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构成“涉外”关系:

  1. 主体涉外: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经常居住地在国外(如外籍公民、跨国企业)。
  2. 标的物涉外:与案件相关的物位于国外(如海外房产、跨境资产)。
  3. 法律事实涉外: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发生在国外(如合同在国外签订)。

三、特殊说明

四、应用实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程序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权威法律文件或咨询专业机构。

别人正在浏览...

保抱避舍博换袯襫长翟螭驾啜哄挫劫戴维营遁世离羣恩格斯風泵風灣妇家高分子化合物工贾归福过奬黑下水鹤辂后圣花苑胡扯淡回猋诙言昏孽净桶津吏噤默鸡皮久后旧损济险絶续口袋战术诓惑历家理问起夫雀献金环热情洋溢桑蛾舌本省閲绅民试点适例私蓄送遣夙业天然提参体认秃满外权弯弹望云畏惮无暨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