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偶爾。《書·康诰》:“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適爾。” 蔡沉 集傳:“人有大罪,非是故犯,乃其過誤,出於不幸,偶爾如此。”
(2).猶剛才。《太平廣記》卷三三五引 唐 戴孚 《廣異記·章仇兼瓊》:“家人驚異曰:‘適爾奉命,還何處(遽)也?’”
“適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建議在閱讀古文時優先參考權威注解(如、3),現代語境下的使用需謹慎考據。
適爾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適應、符合、適當,主要用來形容某事物合適或符合實際。在生活和工作中,適爾用來表示根據需要或情況做出正确選擇。
適字的部首為辵(辶),總共包含9個筆畫。爾字的部首為尢,總共包含3個筆畫。
適字的源于甲骨文,象形字形。爾字由人占和尤組成,表示人坐着走的樣子。合在一起表示人行走的適當方式。
適爾的繁體字為適爾。
在古代漢字中,適爾的寫法多樣。比如在古文獻《易經》中,適爾寫作「適爾」,而在《說文解字》中,適爾寫作「舌耳」。
1. 這件衣服非常適爾,穿起來非常舒服。 2. 她的建議十分適爾,我們應該聽從她的意見。 3. 他在工作中始終能適爾其境,不受外界環境的幹擾。 4. 生活中,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適爾變化。
1. 適應:根據環境、條件等做出調整和適合。 2. 適當:恰當、合適。 3. 適宜:符合某種條件、環境等。 4. 適度:恰如其分、不過分。
適合、相符、相應、合適。
不適、不合、不宜、不恰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