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假名,借名。 宋 曹士冕 《法帖譜系·福清本》:“其刻稍精,賣碑家得之,往往駕名官帖以惑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神仙·神名誤稱》:“白眉神,長髯偉貌,騎馬持刀,與 關 ( 關羽 )像略肖,但眉白而眼赤。京師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兒者,必大恨成貿首仇,其猥賤可知。狹邪諱之,乃駕名於 關侯 。”《天雨花》第十回:“可憐 秀貞 白璧無瑕,已被 紅雲 駕名玷辱。”駕名,一本作“ 冒名 ”。
“駕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駕名”讀作jià míng,意為假借名義或冒用身份,指通過虛假的名義或身份進行欺騙行為。例如,在曆史文獻中常描述商家或個體為謀利而“駕名官帖以惑人”(《法帖譜系·福清本》),即借用官方名義誤導他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更權威的古代用例,可參考《法帖譜系》《野獲編補遺》等文獻。
駕名,意為使用别人的名義或稱號。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馬和口,其中馬是表示動物的部首,而口是表示與嘴有關的部首。它的筆畫數是六畫。
《駕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一些重要的文件或官方文件需要有人簽名來表示認可和授權。有時,人們會代表他人籤字,以顯示對方的認同。這個行為被稱為“駕名”。
在繁體中文中,駕名的寫法是「駕名」,其中的「駕」使用了具有馬部首的古體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的駕名在一些碑文和古書中有所記錄。例如,在《太平禦覽》中,有這樣一句話:“諸非庶類,皆駕名于禦覽。”意思是所有非常規的類别都使用别人的名義籤署于《太平禦覽》中。
以下是幾個使用了“駕名”的例句:
1. 他在文件中駕名,表示同意該協議。
2. 這本書是作者駕名為他人寫的。
3. 高級官員往往能夠駕名決策。
駕名的一些相關詞語包括:托名、代署、授權、代理。
與駕名相反的詞語為真名、實名。表示使用自己的真實名字或稱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