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夏令的意思、夏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夏令的解釋

(1) [summer]∶夏季

(2) [summer weather]∶夏季的節令、氣候

詳細解釋

相傳為 夏 代的月令之書。《國語·周語中》:“故《夏令》曰:‘九月除道。’” 韋昭 注:“《夏令》, 夏後氏 之令, 周 所因也。”《孟子·離婁下》“十二月輿梁成” 宋 朱熹 集注:“《夏令》曰:‘十月成梁’,蓋農功已畢,可用民力。”

(1).夏天的節令、氣候。《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 宋 梅堯臣 《問牛喘賦》:“若乃當春而燠,是為行夏令。” 宋 陸遊 《初夏》詩:“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2).泛指夏季。 明 張居正 《賀靈雨應祈表一》:“茲者,我皇上以夏令既深,雨澤未足,乃躬叩于雷壇,為民虔禱。”如:夏令營、夏令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夏令”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指代季節
    指夏季本身,如“夏令時節”即夏季的時段。

  2. 描述氣候特征
    表示夏季的氣候或節令,例如“春行夏令”指春天的氣候像夏天般炎熱。


二、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在《國語》《孟子》等古籍中,“夏令”特指夏代的月令之書,用于指導農事與民生。例如:


三、現代相關概念:夏令時

“夏令”常與“夏令時”(日光節約時制)關聯,但二者含義不同:


四、用法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夏令時”的全球實施情況,可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夏令

夏令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夏”和“令”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指夏季的時令或時節。在生活中,人們常用夏令來指代夏天的時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夏字屬于兩部分組詞,左邊的部首是“夊”,右邊的部首是“亠”。它的拼音是"xià",其中的“夊”部由3畫組成,而“亠”部由2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夏字源于古代象形文字,形狀象征着太陽高挂在天空中,代表了炎熱的夏季。在繁體漢字中,夏字寫作「夏」,保留了古代的形态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曆史記錄,夏字在古代有着不同的寫法。在甲骨文中,夏字是由表示太陽的“日”字和表示豎立狀态的“立”字組合而成。在金文和篆書中,夏字的形狀更接近現代的形态。

例句

1. 夏令營是孩子們喜歡參加的夏季活動。

2. 隨着夏令的到來,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夏日、夏天、夏季、令月、令人。

近義詞:夏天、暑期、盛夏。

反義詞:冬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