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岘山碑的意思、岘山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岘山碑的解釋

晉 羊祜 任 襄陽 太守,有政績。後人以其常遊 岘山 ,故于 岘山 立碑紀念,稱“峴山碑”。《晉書·羊祜傳》:“ 襄陽 百姓於 峴山 祜 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預 因名為堕淚碑。” 唐 李涉 《過襄陽寄上于司空頔》詩:“歇馬獨來尋故事,逢人唯説 峴山 碑。”亦稱“ 峴首碑 ”。 唐 李商隱 《淚》詩:“ 湘江 竹上痕無限, 峴首碑 前灑幾多。” 明 袁宏道 《又贈朗哉仍用前韻》:“ 銅鞮陌 上穿花出, 峴首碑 前枕石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岘山碑”的詳細解釋如下:

曆史背景

岘山碑是晉代名臣羊祜的紀念石碑。羊祜曾擔任襄陽太守(今湖北襄陽市),因勤政愛民、治理有方,深受百姓愛戴。他常與同僚登臨岘山(又名岘首山)遊憩,曾感歎人生短暫、功名易逝。他去世後,當地百姓感念其德政,在岘山立碑紀念,此碑即“岘山碑”。

别稱與典故

該碑因《晉書》記載的“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而得名“堕淚碑”。這一别稱體現了後世對羊祜的深切懷念,也賦予石碑情感象征意義。

文學影響

岘山碑成為曆代文人詠史懷古的重要意象。例如:

地理位置

岘山位于湖北省襄陽市南,東臨漢水,是襄陽的軍事與文化地标。現存岘山碑為後世重修,原碑已不存。

如需了解更多曆史細節或詩文引用,可查閱《晉書·羊祜傳》或相關文學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岘山碑》的意思

《岘山碑》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楊慎所作的一篇碑文,用以記錄并歌頌岘山的壯麗與美麗景色。碑文以優美的句子描繪了岘山的山水之美,形容了山岩的奇特以及山中的雲霧缭繞,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景色的贊美之情。

《岘山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岘山碑》的拆分部首為岐(山) + 石(石) + 立(立),其總筆畫數為12畫。

《岘山碑》的來源

《岘山碑》是由楊慎撰寫的,記錄了他遊覽岘山時的所見所感。這篇碑文最早出現在岘山風景名勝區一帶,後來被後人整理成文集,并廣為流傳。

《岘山碑》的繁體字

《岘山碑》的繁體字為「峴山碑」。

《岘山碑》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岘山碑》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峴山碑」,其中「峴」是指山名,「碑」是指碑文。

《岘山碑》的例句

「靜諷山水之間,遙望‘岘山碑’琢磨毛筆與自然那蕩氣回腸的交織之美。」

《岘山碑》的組詞

岘山、碑文、山水、雲霧、山岩

《岘山碑》的近義詞

山水詩、山嶽詩、風景詩

《岘山碑》的反義詞

城市、荒漠、廢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