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湊和、配合。宋·石孝友·水調歌頭·高情邈雲漢詞:“點檢詩囊酒碗,擡帖無裀歌扇,收盡兩眉愁。”亦作“擡貼”。
“擡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基本含義
指湊合、配合,常見于古典文學中。例如宋代石孝友《水調歌頭·高情邈雲漢》中寫道:“點檢詩囊酒碗,擡帖無裀歌扇,收盡兩眉愁”,此處“擡帖”意為整理、協調物品,使整體和諧。
引申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照顧、體貼。如元代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提到“沒盤纏,在店舍,在誰人,廝擡貼”,這裡的“擡帖”帶有體恤、幫扶之意。
補充說明: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注釋以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擡帖》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擡”和“帖”兩個字組合而成。它的意思是寄帖、送請某人參加宴會或活動等,主要是禮貌地邀請他人。在古代,人們常常通過寫在紙上的帖子或請柬來向他人傳達邀請。
《擡帖》的兩個字都有四個筆畫。其中,“擡”的部首是“手”,“帖”的部首是“巾”。
《擡帖》一詞源于古代。在古代,宴會或重要活動舉辦前,主人通常會派信使把請柬或帖子送給客人,以邀請他們的參與。這些請柬或帖子就是“擡帖”。
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擡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擡帖》這個詞,其字形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唯一的區别是在古代,“帖”的寫法中有一個小“川”,表示“帖”的本義為裝封作禮品送人。
1. 明天我将擡帖邀請他參加我的生日派對。
2. 他一手擡帖,一手拎着禮物,表示真誠地邀請你參加婚禮。
組詞:擡杠、擡頭、擡舉。
近義詞:送帖、舞帖。
反義詞:拒帖、推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