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祥刑的意思、祥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祥刑的解釋

同“ 詳刑 ”。謂善用刑罰。《書·呂刑》:“有邦有土,告爾祥刑。” 孔 傳:“告汝以善用刑之道。” 唐 元稹 《高允恭授尚書戶部郎中判度支案制》:“惟爾 允恭 ,告我祥刑,罔不率協。”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飲馔·肉食》:“我輩食魚蝦之罪,較食他物為稍輕,茲為約法數章,雖難比祥刑,亦稍差於酷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祥刑”是中國古代法律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義是“善用刑罰”,強調司法公正與慎刑理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1. 來源
    出自《尚書·呂刑》:“有邦有土,告爾祥刑”“受王嘉師,監于茲祥刑”,意指統治者應謹慎使用刑罰,以良法治理國家。

  2. 字義
    “祥”本義為吉祥、善良,引申為“善用”;“刑”即刑罰。合稱“祥刑”,指通過公正、適度的刑罰實現社會治理,避免濫用酷刑。

二、曆史内涵與實踐

  1. 慎刑思想
    周穆王時期提出“祥刑”,強調司法應寬嚴相濟,尤其反對對普通民衆濫用嚴刑。例如《鹽城市紀委監委》提到,周代法治啟蒙階段主張“寬以待民”,僅對罪大惡極者嚴懲。

  2. 司法公正
    祥刑要求官員在審判中秉持公平,如唐代元稹在《高允恭授尚書戶部郎中判度支案制》中記載:“告我祥刑,罔不率協”,體現對司法公正的追求。

三、文化與文獻影響

  1. 傳統法律典籍
    祥刑思想被收錄于《古今圖書集成·祥刑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祥刑集》等文獻,成為古代法律實踐的重要指導。

  2. 現代意義
    該概念至今仍被用來形容法律的正義性,例如《查字典》解釋其為“善惡得公正判決”的象征。

四、總結

“祥刑”不僅是古代刑罰理念,更是一種治理智慧,強調通過良法和審慎司法維護社會秩序。其思想對後世“德主刑輔”的法律傳統影響深遠。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祥刑

祥刑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祥”和“刑”。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祥”的部首是示,總共4畫;“刑”的部首是刀,總共5畫。

來源

“祥刑”一詞來源于《尚書·周書·地官》:“祥刑歲之,阜民若。”這裡指的是通過正當的刑罰來保障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繁體

“祥刑”的繁體字形為“祥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祥刑的寫法較為類似現代的字形,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法律的祥刑可以起到震懾罪犯的作用。

2. 這個國家實行的刑罰制度體現了祥刑的觀念。

組詞

1. 祥瑞:指吉祥和吉兆。

2. 嚴刑:指嚴厲的刑罰。

近義詞

善罰、善刑,指合適、正确的刑罰手段。

反義詞

兇刑,指殘忍、不公正的刑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