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禮》地官的屬官。掌管山林的政令。《周禮·地官·山虞》:“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 賈公彥 疏:“此山林并雲者,自是山内之林,即山虞兼掌之。”後亦借稱掌管山林的官署。 漢 馬第伯 《封禅儀記》:“車駕十九日之山虞,國家居亭,百官布野。”
“山虞”是一個古代官職名稱,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詳細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官職來源
山虞是《周禮·地官》中的屬官,主要職責是掌管山林的政令與資源管理。根據《周禮》記載:“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即負責制定山林保護政策、劃分區域界限并執行禁令。
職能範圍
其管轄範圍包括山内林木的采伐、禁令實施及資源分配。賈公彥在注釋中強調,山虞的職責不僅限于山林本身,還涉及山内生态系統的整體管理()。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出“山虞”的比喻義,認為“山”象征困難,“虞”表示憂慮,組合後形容“膽小怕事、畏懼挑戰”的性格()。但這一解釋未見于傳統文獻,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漢代文獻《封禅儀記》提到“車駕十九日之山虞”,表明該官職在漢代仍被沿用,且其官署機構被稱為“山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原文或權威曆史文獻()。
山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山”和“虞”。
“山”字的部首是“山”,它由3畫組成;“虞”字的部首是“虍”,由7畫組成。
山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周禮·地官·屍服》中,指的是擔任祭祀天地的官職。後來,山虞也用來指代身份高貴、地位崇高的人。
對應的繁體表示為「山虞」。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山」字的形态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虞」字的寫法在不同的時期有所差異,如篆書、隸書和楷書等。
1. 他是我心目中的山虞,值得我敬仰和學習。
2. 她的高貴舉止和溫文爾雅使她成為了山虞。
山虞可以作為一個詞語出現,沒有常見的常用組詞搭配。
近義詞包括尊貴、崇高、偉大、莊嚴。
反義詞包括平凡、普通、卑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