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身體。借指婦女的貞操。《朱子語類》卷九八:“隻是有私意,便内外扞格,隻見得自家身己,凡物皆不與己相關,便是有外之心。”《全元散曲·水仙子·冬》:“我今日悔懊遲,先輸了花朵般身己。”《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苗忠 底賊……又殺了當直 周吉 ,姦騙了我身己,剗地把我來賣了!”
“身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指代身體
這是其最直接的用法,強調個體的物理存在。例如《朱子語類》中提到“隻見得自家身己”,即指關注自身,與外界隔絕的狀态。
引申為婦女的貞操
在特定文獻中,“身己”被借代用來表示女性貞潔。如《警世通言》中“奸騙了我身己”,即指侵犯女性貞節。
“身己”在古代文獻中兼具身體與貞操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用于研究古典文本或特定方言表述。如需更完整例句,可參考《朱子語類》《警世通言》等原著。
《身己》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指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個人。它包含了一個人的身體、意識、個性等方面的含義。
《身己》的拆分部首為"身"和"己"。部首是指漢字中起到組織和歸類作用的字形元素。其中,"身"是形聲部首,表示有關身體的意義;"己"是示意部首,表示自己的意義。《身己》的總筆畫數為9畫。
《身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漢語中,人們需要用一個詞來指代自己的身體和個人,于是形成了《身己》的概念。
《身己》的繁體字為「身己」。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文獻記載,古代《身己》的寫法為「亻」(表示人)+「己」,即「巳」。
1. 他對自己的身己有着很高的要求。
2. 在追求事業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身己。
1. 身體:指人的肉體部分,是構成人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己見:指個人的見解和意見,是個人對事物的獨立看法。
個人、自己、我自身
他人、外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