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天氣和暖放晴。《新唐書·王晙傳》:“﹝ 晙 ﹞夜遇雪,恐失期,誓於神……俄而和霽。”
(2).猶和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晚霞》:“ 龍窩君 顔色和霽。”
“和霁”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天氣和暖放晴
指雨雪停止後天氣轉暖、天空晴朗的狀态。
例子:如《新唐書·王晙傳》記載“俄而和霽”,描述雪停後天氣轉晴的場景。
形容人态度和藹
比喻人的神情溫和、親切,帶有平易近人的氣質。
例子: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晚霞》中“龍窩君顔色和霽”,形容人物神态和悅。
如需進一步了解“霁”的組詞或文化背景,可參考、等來源。
《和霁》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和》意為融洽、平和,而《霁》指的是天氣轉晴、雨過天晴。所以,《和霁》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和平、晴朗。
《和霁》的拆分部首是「龍」和「雨」。部首「龍」代表的是龍,而「雨」表示雨水。根據筆畫,「龍」有16畫,「雨」有8畫。
《和霁》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上溯至《詩經·小雅·和霁之什·綦兒》這首古老的詩歌。在繁體字的寫法中,「和霁」仍然保留了同樣的形式。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和霁」的樣子與現代略有不同。以「和」字為例,古時候的寫法是「禾」與「口」的結合。而「霁」古字的寫法則是「雨」上方加「辟」。
1. 經過一場大雨之後,晴空萬裡,空氣清新,整個城市在和霁的陽光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2. 這個國家一向奉行和霁可貴的外交政策,與鄰國保持睦鄰友好的關系。
和氣、和諧、和睦、和善、和平等
晴朗、晴好、晴空、晴天
陰天、陰霾、陰沉、暴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