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丕顯,顯揚。語本《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重耳 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漢書·王莽傳中》:“﹝ 王莽 ﹞又曰:‘赤世計盡,終不可強濟。皇天明威,黃德當興,隆顯大命,屬予以天下。’”按,隆顯大命,即丕顯休命。
(2).高貴顯赫。《隋書·李密傳》:“光榮隆顯,舉朝莫二。”《舊唐書·李宗闵等傳論》:“ 宗閔 、 嗣復 ,承宗室世家之地胄,有文學政事之美名,徊翔清華,出入隆顯。”
“隆顯”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óng xiǎn(注音:ㄌㄨㄥˊ ㄒㄧㄢˇ),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顯揚、彰顯
源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後演化為“隆顯大命”,指對重大使命或功績的宣揚與彰顯。例如《漢書·王莽傳》中“隆顯大命,屬予以天下”,即用此意。
高貴顯赫
形容地位、聲望或權勢的突出,如《隋書·李密傳》提到“光榮隆顯,舉朝莫二”,強調顯赫的社會地位。
“隆”與“顯”二字分别有“盛大”和“顯著”之意,組合後強化了“突出且被廣泛認可”的内涵。需注意,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書面或特定語境。
隆顯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隆”和“顯”,下面我們來拆分它們的部首和筆畫:
隆的部首是阝(邑),隆的筆畫數為十一畫。
顯的部首是日,顯的筆畫數為八畫。
隆顯來源于古代漢語,隆的意思是“高大”、“盛大”,顯的意思是“明顯”、“清晰”。組合在一起表示“高大明顯”、“引人注目”。
隆顯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隴顯」。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隆的寫法經過演變和轉變,有時候寫作“隴”,但發音和意義相同。而顯的古代寫法較為穩定,沒有太大變化。
以下是對隆顯的使用例句:
隆顯的組詞有:隆重、顯著、顯貴等。
隆顯的近義詞有:醒目、顯眼、突出等。
隆顯的反義詞有:隱晦、黯淡、模糊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