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獲利。《南史·劉悛傳》:“此議若立,潤利無極。”
潤利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指財物收益豐厚或利潤滋潤充足的狀态。該詞屬書面用語,強調利益獲取的豐沛與順遂,常見于商業、財務語境。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9873頁,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115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二字複合後強化“獲利充盈”之意,屬并列式合成詞。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1286頁,中華書局;王力《古漢語字典》第402頁。
反義詞:虧蝕、折損(強調虧損)。
“商賈通途,物貨流通,則市易得潤利。” ——仿《鹽鐵論》句式,描述貿易繁榮帶來的收益。
來源:漢語詞彙用法參照《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917頁,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該詞被收錄于《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核心工具書,釋義穩定且無歧義,屬漢語基礎詞彙系統中的經濟類術語。
來源:《辭海》(第七版)經濟分冊第205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說明:因專業辭書無公開線上版本,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如需進一步驗證,可查閱圖書館館藏或官方出版的電子辭書數據庫(如知網工具書庫)。
“潤利”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rùn lì,其核心含義為通過合理經營或策略獲取利潤,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傳統解釋
指“獲利”,最早見于《南史·劉悛傳》:“此議若立,潤利無極。”,強調通過某種方式實現利益增長。
經濟領域延伸
現代多用于商業場景,指通過智慧經營、優化策略使利潤增加,如“潤利豐厚”形容企業收益良好。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經濟類文獻。
凹坑捭阖苞納暴晴補天舂融充應沖真丑沮酬志大峨打啓發大志燈苗發牢騷法勢發售非駁蜚廉蟲鋒铓高辭跪乳鶴經弘器匠思見口疾咎救兵稽征巨唐可口口子林叢臨吊靈草臨職裡談巷議卵覆鳥飛鸾枝花顱腦侖菌率率謾扣木牌南糧辇輸便旋清冠敧傾秋月春風騷場鉎鏉神物市石石雕市樓詩疏違信背約五濁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