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瓦的意思、倒打一瓦的詳細解釋
倒打一瓦的解釋
猶言倒打一耙。 老舍 《駱駝祥子》七:“先生并沒說什麼呀,你别先倒打一瓦!”
詞語分解
- 倒的解釋 倒 ǎ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牆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 正順 倒 à 位置上下前後翻轉: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把容器反轉或
- 瓦的解釋 瓦 ǎ 用陶土燒成的:瓦罐。瓦器。瓦釜雷鳴(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煊赫一時)。 〔瓦特〕電的功率單位。簡稱“瓦”。 用陶土燒成的覆蓋房頂的東西:瓦當(乶 )(即瓦筒之頭)。瓦匠。 瓦 à 蓋瓦:這
網絡擴展解釋
“倒打一瓦”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
拼音與釋義
拼音為dào dǎ yī wǎ,意為“反咬一口”,即自己犯了錯誤卻反過來指責他人,與“倒打一耙”同義。
-
出處與例句
該成語出自老舍《駱駝祥子》第七章:“先生并沒說什麼呀,你别先倒打一瓦!”。例句體現了角色在未受指責時搶先推卸責任的情景。
-
用法與結構
通常作謂語、定語或賓語,用于描述反咬一口的行為,結構為動賓式。例如:“他弄壞了東西,反而倒打一瓦,說是别人沒提醒他。”
-
近義詞與擴展
近義詞為“倒打一耙”,兩者含義及用法一緻,均含貶義。需注意,該成語中的“瓦”可能是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用字,實際使用中更常見“倒打一耙”。
該成語通過生動比喻,刻畫了推诿責任的行為,具有鮮明的口語化色彩,多用于文學或日常對話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打一瓦》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對方原本想借某種手段或方式打擊你,但你卻反而用同樣的方法給予對方以緻命的打擊,讓對方落得個適得其反的局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倒打一瓦》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反”(反手)、“打”和“一瓦”。其中,“反”是部首,“打”和“一”是筆畫。
來源:《倒打一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盜跖》這個故事中。盜跖原本是個小偷,無惡不作,并且傷害百姓。有一次,盜跖想假借軍旅之名對付李陵,沒想到李陵反而抓住機會将其處死,給予盜跖一個緻命的打擊。從此,“倒打一瓦”成為了指用對方的手段反擊對方的行為。
繁體:《倒打一瓦》在繁體字中是「倒打一瓦」。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對《倒打一瓦》這個成語的寫法沒有太多變化,依然是用反手打破一塊瓦片的意象來描述這種反感形式。
例句:他原本想用抹黑我名譽的手段,沒想到我反而倒打一瓦,揭露了他的真實面目。
組詞:倒戈一擊、倒行逆施、反敗為勝
近義詞:逆襲、出奇制勝
反義詞:投降、妥協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