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斯德哥爾摩的意思、斯德哥爾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斯德哥爾摩的解釋

瑞典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711萬(1995年)。市内水道縱橫,有七十座橋梁相連。全國第二大港,最大工業和商業貿易中心。有世界著名的科學院、大學和原子能研究中心。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授獎儀式在市内音樂廳舉行。

專業解析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其名稱來源于瑞典語“Stockholm”的音譯。該詞由“stock”(原木)和“holm”(小島)組成,字面含義為“原木島”,據考證與13世紀建城時用木樁加固島嶼防禦工事的曆史有關。

作為北歐最大的文化經濟中心,斯德哥爾摩橫跨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交彙處的14座島嶼,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城市始建于1252年,現存最早文獻記載可見于瑞典國家檔案館收藏的《斯德哥爾摩建城特許狀》。其老城區(Gamla Stan)完整保留了中世紀街道布局,197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

該城市擁有三大顯著特征:一是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舉辦地,每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頒獎儀式;二是北歐最大的科技産業聚集區,愛立信、Spotify等全球知名企業的總部均設于此;三是全球首個“國家城市公園”所在地,城市綠地覆蓋率高達36%,2024年被國際環保組織評為“歐洲最可持續發展城市”。

在漢語語境中,“斯德哥爾摩”一詞除指代城市本體外,還衍生出心理學專業術語“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該概念源自1973年當地發生的諾馬爾姆廣場綁架案,現已被收錄于《心理學大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是瑞典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其名稱含義與文化、地理背景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含義

斯德哥爾摩由瑞典語“Stock”(木頭)和“holm”(島)組合而成,意為“木頭島”。名稱來源有兩種傳說:

  1. 防禦起源:13世紀中葉,居民為抵禦海盜,在梅拉倫湖入海口的小島上用巨木建造城堡,并設置水中木樁障礙,因此得名“木頭島”。
  2. 移民傳說:相傳古時湖面漂浮一根巨木,引導移民來此定居;另一種說法是遇難船隻的碎木被用來搭建房屋,形成最早的“木頭島”聚落。

二、地理與曆史

三、文化與特色

四、相關延伸

需注意,“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人質對加害者産生情感認同的心理現象)與該城市名稱無直接關聯,僅因1973年當地一起劫持事件得名。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曆史與地理資料,如需進一步了解城市景點或文化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暗短傲僻百尺竿阪泉師鼻目兵象袹複不看金面看佛面池潭瘡疹妒婦恩波訪外護肥甘輕煖風蝶風火性覆過浮漾福用幹策苟從貴獲賀獻撝叱蕙若嘉果加減乘除嗟來晉鼓謹廉濬急俊士沮訾珂雪鲙炙狼望略寝略無忌憚靓姝砻糠露白迷眩謀言破鞋歉薄千叮萬囑遷捐取索榮近上流頭生虜沈陽市石窖壽宴蜀漆投袂圬墁無與為比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