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活人立的碑。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生碑》:“《西京雜記》: 平陵 曹敞 ,其師 吳章 ,為 王莽 所殺,人無敢收葬者。弟子皆更名他師。 敞 時為司徒掾,獨稱 吳章 弟子,收葬其屍。 平陵 人生為立碑於 吳章 墓側。此生立碑之始。”
“生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釋義
“生碑”指為活人建立的紀念碑,用于表彰或紀念其功績。該詞由“生”(建立)和“碑”(紀念碑)組成,強調在人物生前立碑以表敬意。
曆史典故
據清代顧炎武《日知錄》記載,東漢平陵人曹敞在其師吳章被王莽殺害後,冒死收葬其屍,并為其立碑。此事被視為“生碑”最早的記載。
使用場景
多用于紀念傑出人物或重大事件,也可表達對個人貢獻的敬意。例如:“為表彰抗疫英雄,當地民衆自發為其立生碑。”
延伸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可參考《日知錄》及《西京雜記》相關記載。
生碑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生”和“碑”。它的意思是在某人逝世後,為其立碑紀念。
拆分生碑的部首是“生”和“石”,所包含的總筆畫數是14。
生碑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先秦時期。在那個時候,人們在為已故的君主、賢者和名人立碑的同時,也紀念他們的功德和貢獻。
生碑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生碑」。
古時候漢字寫法略有不同,生碑的古字形為「生碑」。在字形中,生的上部分為日字旁,下面是半包圍式的一字頭,表示“生”的意思。碑的上面是兩個手,下面是石頭的象形,表示“碑”的意思。
他們為故人生碑,以示紀念和懷念。
生碑可以與其他詞語進行組合,例如:祭祀生碑、立功生碑、建立生碑等。
近義詞包括:立碑、立牌、紀念碑。
反義詞包括:毀碑、拆碑、消除記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