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活人立的碑。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生碑》:“《西京杂记》: 平陵 曹敞 ,其师 吴章 ,为 王莽 所杀,人无敢收葬者。弟子皆更名他师。 敞 时为司徒掾,独称 吴章 弟子,收葬其尸。 平陵 人生为立碑於 吴章 墓侧。此生立碑之始。”
“生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生碑”指为活人建立的纪念碑,用于表彰或纪念其功绩。该词由“生”(建立)和“碑”(纪念碑)组成,强调在人物生前立碑以表敬意。
历史典故
据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记载,东汉平陵人曹敞在其师吴章被王莽杀害后,冒死收葬其尸,并为其立碑。此事被视为“生碑”最早的记载。
使用场景
多用于纪念杰出人物或重大事件,也可表达对个人贡献的敬意。例如:“为表彰抗疫英雄,当地民众自发为其立生碑。”
延伸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可参考《日知录》及《西京杂记》相关记载。
生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生”和“碑”。它的意思是在某人逝世后,为其立碑纪念。
拆分生碑的部首是“生”和“石”,所包含的总笔画数是14。
生碑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先秦时期。在那个时候,人们在为已故的君主、贤者和名人立碑的同时,也纪念他们的功德和贡献。
生碑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生碑」。
古时候汉字写法略有不同,生碑的古字形为「生碑」。在字形中,生的上部分为日字旁,下面是半包围式的一字头,表示“生”的意思。碑的上面是两个手,下面是石头的象形,表示“碑”的意思。
他们为故人生碑,以示纪念和怀念。
生碑可以与其他词语进行组合,例如:祭祀生碑、立功生碑、建立生碑等。
近义词包括:立碑、立牌、纪念碑。
反义词包括:毁碑、拆碑、消除记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