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蒼官的意思、蒼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蒼官的解釋

松或柏的别稱。 清 曹寅 《戲題》詩之三:“生小蒼官豁眼青,可堪丹粉上銀屏。”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樹木·柏》:“《經外雜抄》、 樊宗師 《絳守園亭記》、《後山栢詩》,皆以栢為蒼官。又《表異録》以松為蒼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蒼官"是漢語中具有古典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蒼官"特指松柏類植物,尤以松樹為主要指代對象。該詞由"蒼"(青黑色)與"官"(拟人化敬稱)構成,字面可解作"身着青袍的官員",源自古代文人以官職比拟自然萬物的修辭傳統。《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蒼官,松或柏的别稱",此釋義可追溯至唐宋文獻記載。

二、詞源考據 該稱謂最早見于北宋文豪蘇轼《送陳睦知潭州》詩句:"蒼官青士亦健走,相與送君襄水湄",自注雲:"蒼官謂松,青士謂竹"。明代《本草綱目·木部》延續此說:"松者,蒼官之壽"。《說文解字注》釋"蒼"為"草色",引申指深青色調,契合松柏表皮色澤特征。

三、語用特征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蒼官"常與"青士"(竹)、"白衣"(石)等拟人化植物稱謂對仗使用,構成獨特的自然意象群。如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評注:"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即以松樹陣列喻指莊嚴儀仗。

四、相關詞語 該詞衍生出"蒼官影"(松蔭)、"蒼官行"(松林)等擴展用法,常見于山水遊記類文獻。清代《禦定佩文齋詠物詩選》收錄多首以"蒼官"喻松的詠物詩,形成穩定的文學意象系統。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等典籍,引例出自《蘇轼詩集》《瀛奎律髓》等傳世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蒼官”是古代對松樹或柏樹的拟人化别稱,常用于詩詞或文學作品中,其含義及來源可綜合如下:

基本解釋

出處與演變

  1. 唐代起源
    最早見于唐代樊宗師的《绛守居園池記》,文中将松柏稱為“蒼官”,并拟人化描述其與槐樹為“朋友”。
  2. 宋代沿用
    宋詞中延續此用法,如楊冠卿《水調歌頭·春日舟行》中“拱蒼官”,即以松柏環繞宅院形容環境清幽。
  3. 清代考證
    清代學者厲荃在《事物異名錄》中明确記載:“以柏為蒼官,又以松為蒼官”,說明兩種樹木均可泛稱。

文學示例

現代使用

該詞屬古典雅稱,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籍或詩詞賞析的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逋逸不足數參懷鈔鑼答剌棱登澹足大小得鹿電麾笃簌簌發齒放沉發赀風鴉工布國子祭酒姑容汗喘邯鄲學步绛汗谏函郊陌舊國坑埋來嗣缭戾靈斷祿算魯拙滿舵孊嫚嶷岌牛被俳諧文盤布骈峙謙損鍬起店奇矯氣殺鐘馗崎锜任勞日朝珊瑚樹慴服順口廋語酥油草跳走體元表正同醉頽替蝸量五義象薦險峻小賦謝監邪魔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