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得鹿的意思、得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得鹿的解釋

(1).《列子·周穆王》:“ 鄭 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禦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塗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矣。’室人曰:‘若将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後遂以“得鹿”指虛幻的人世富貴。 宋 陸遊 《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為韻》之七:“誰知歎亡羊,但喜有得鹿。”

(2).《史記·淮陰侯列傳》:“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文選·班彪〈王命論〉》“至比天下於逐鹿” 李善 注引《六韬》:“取天下若逐野鹿,得鹿,天下共分其肉。”後以“得鹿”比喻取得天下。 唐 溫庭筠 《經五丈原》詩:“下國 卧龍 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得鹿”是一個具有雙重典故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文學意象綜合理解。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基本釋義

“得鹿”一詞源于古代典故,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1. 指虛幻的人世富貴
    源自《列子·周穆王》中“蕉鹿夢”的寓言:鄭國樵夫偶得一頭鹿,藏于蕉葉下,後來忘記藏處,竟以為是一場夢。另一人根據他的描述找到鹿,引發“究竟是誰在做夢”的哲學思考。此典故比喻榮華富貴如夢境般虛幻,帶有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宋代陸遊詩句“誰知歎亡羊,但喜有得鹿”即用此意。

  2. 喻指取得天下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及《六韬》“取天下若逐野鹿”,将争奪政權比作逐鹿。唐代溫庭筠《經五丈原》中“中原得鹿不由人”即用此典,暗喻諸葛亮雖輔佐蜀漢卻未能助其奪取天下。

二、延伸解析

三、現代使用

當代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指向。例如:


以上解析綜合了《列子》《史記》等典籍及曆代詩文用例,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得鹿 (dé lù) 這個詞彙是表示追逐、追趕的意思。字形上,它由"⺋"和"鹿"兩個部分構成。"⺋"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讀作"爪",表示動物的爪子;而"鹿"是一個象形字,表示鹿的形象。其中,“⺋”部用兩筆書寫,“鹿”部用十二畫書寫。這個詞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的寫法類似于“犭”,而"鹿"的寫法則與現代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得鹿這個詞彙的例句: 1. 他追逐着得鹿,眼神充滿了野性的渴望。 2. 她在森林中跑得像得鹿一樣,快速又靈活。 組詞方面,得鹿可以和其他詞彙結合形成新詞,如得鹿不離 (dé lù bú lí),意為一直緊緊追隨或跟隨不放。 在近義詞方面,得鹿可以和追逐 (zhuī zhú)、追趕 (zhuī gǎn)互換使用,表示相似的意思。 反義詞方面,得鹿的反義詞是失鹿 (shī lù),表示追逐失敗或追趕失利的情況。 希望這些信息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