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拙的意思、魯拙的詳細解釋
魯拙的解釋
質樸粗疏。 隋 彥琮 《辯正論》:“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 清 戴名世 《田字說》:“餘也迂鈍魯拙,人之情,世之态,皆不習也,以故無所用乎其間。”
詞語分解
- 魯的解釋 魯 (魯) ǔ 愚拙,蠢笨:愚魯。粗魯。魯莽。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西南部。 中國山東省的别稱。 姓。 筆畫數:; 部首:魚; 筆順編號:
- 拙的解釋 拙 ō 笨,不靈巧:笨拙。弄巧成拙。拙劣。 謙辭,稱自己的:拙作。拙見。拙筆。拙著。 巧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魯拙”為漢語形容詞,讀音為lǔ zhuō,指性格或行為中同時帶有魯鈍與笨拙的特質。該詞由“魯”和“拙”兩個語素并列構成:
- “魯” 本義為遲鈍、粗率,如《論語·先進》中“參也魯”即形容曾子性情質樸;
- “拙” 指笨拙、不靈巧,如《老子》第四十五章“大巧若拙”強調自然之道的智慧。
引申義中,“魯拙”可形容人因性格直率而缺乏變通,或技藝生疏導緻行事笨拙,例如:“他雖魯拙少文,然待人赤誠,反得衆人信賴。”
需注意,此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文學性語境或對曆史人物的評價中。
參考來源: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網絡擴展解釋
“魯拙”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詞義、字義分解、發音及用例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魯拙(拼音:lǔ zhuō)意為“質樸粗疏”,形容人性格或行為質樸、率真但不夠精細,常含謙遜或自嘲之意。例如:
- 隋代彥琮在《辯正論》中自述:“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
- 清代戴名世在《田字說》中稱:“餘也迂鈍魯拙,人之情,世之态,皆不習也。”
二、單字字義分解
- 魯(lǔ):
- 本義為遲鈍、笨拙(如“愚魯”);
- 引申為粗野、莽撞(如“粗魯”);
- 也指周代諸侯國名(今山東地區),故山東别稱“魯”。
- 拙(zhuō):
- 表示笨拙、不靈巧(如“弄巧成拙”);
- 謙辭,用于自稱(如“拙作”“拙見”)。
三、發音與用例
- 拼音:lǔ zhuō;注音:ㄌㄨˇ ㄓㄨㄛ。
- 現代用法:多用于文學或自謙語境,如“他為人魯拙,不擅交際”。
四、權威來源
該詞定義綜合了漢典、查字典及古籍用例,核心含義一緻。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酸艾壯兵籍殡階鄙塞長功長名成奸盜名東楹奪轉發體忿忮附卷個輩跟蹠鬼臉規臨故劍情深滾海蛟獲伽狓夾幕家物絜己借契捐失開合克儉控抑口誦麗璧陵縱禮辟流沙龍阮龍幄呂巨瞞怨妙人胚混偏短遷授樵人喬性氣喘親和力窮危去故納新删革室居食羊錢使役算術平均數蛙鳴僞夫為樂五流舞台鮮氣巇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