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義的意思、五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義的解釋

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國語·周語中》:“五聲昭德,五義紀宜。” 韋昭 注:“五義,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參見“ 五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義”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倫理的概念,其核心含義指家庭成員應遵循的五種道德規範,具體包括:

  1. 父義:父親應具備公正、正直的品德,為家庭樹立榜樣。
  2. 母慈:母親需以慈愛之心養育子女,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
  3. 兄友:兄長應友愛、關懷弟弟妹妹,體現手足之情。
  4. 弟恭:弟弟妹妹需恭敬、順從兄長,維護家庭和諧。
  5. 子孝:子女應孝順父母,履行贍養和敬重的責任。

來源與背景
這一概念最早見于《國語·周語中》:“五聲昭德,五義紀宜。”韋昭注解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強調家庭内部角色分工與道德要求,是儒家“五常”倫理的延伸。

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資料(如、4)提到“五義”指“仁義禮智信”,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五常”混淆。主流觀點仍以家庭倫理為核心。

應用示例
在文學作品中,“五義”常被用于塑造傳統家庭價值觀,如《七俠五義》等小說雖以俠義為主題,但标題可能暗含對倫理道德的呼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國語》原文或相關儒家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義的意思

《五義》是指《水浒傳》中五位義薄雲天的好漢,他們分别是李逵、林沖、秦明、孫新、戴宗。這五個人物代表了忠義、豪邁、獨立和正直的價值觀念,成為了中國文學中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經典形象。

五義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五義》的部首是一共有兩個,分别是‘兒’和‘口’。其中,‘兒’部為左邊的部首,含義是兒子;‘口’部為右邊的部首,含義是嘴巴。《五義》總共由七個筆畫組成。

五義的來源

《五義》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小說《水浒傳》,是作者施耐庵根據民間傳說和曆史事件創作的。他以宋江為主線,描述了108位好漢聚集在梁山泊的故事。其中,五義是施耐庵為了突顯忠義和正直等精神價值而創作的五個角色。

五義的繁體字

《五義》的繁體字為「五義」。

五義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五義》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古體字為「伍義」。

五義的例句

1. 逆境中,他們展現出了真正的五義精神。

2. 這五位好漢以各自的方式體現了五義的精神内涵。

五義的組詞

1. 五義豪傑

2. 五義精神

3. 五義義士

五義的近義詞

1. 五俠

2. 五勇

五義的反義詞

1. 無義

2. 叛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