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熬煉的意思、熬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熬煉的解釋

(1).加熱提煉。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銅》:“凡‘倭鉛’古書本無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質用爐甘石熬煉而成。”《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又把那耗精勞形的軀殼要降伏他金石熬煉之藥,怎當得起?”

(2).磨煉。 元 尚仲賢 《三奪槊》第四折:“那回是真個今番演,越顯得俺經熬煉。”《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雖比不得 李亞仙 、 梁夫人 恁般大才,卻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煉過來。” 許傑 《<冬至集文>題記》:“已經經過了熬煉,連所謂絕望悲觀,也幾乎是淡淡的。”

(3).忍受折磨。《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二 沉 ﹞被 楊總督 嚴刑拷打,打得體無完膚。 沉袞 、 沉褒 熬煉不過,雙雙死于杖下。”《天雨花》第二二回:“嬌生慣養如花質,怎禁熬煉這般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熬煉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本義:物理加工過程

指通過長時間加熱使物質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的過程,常用于藥材、礦物或食物的加工。

例證:

“熬煉”指将藥材加水久煮濃縮,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長時間煮制,使所含成分濃縮”。

《漢語大詞典》補充:“以火久煎使物質精純,如熬煉膏藥”。

二、引申義:意志與能力的磨砺

比喻人在艱苦環境中經受考驗,提升意志或技能。

例證: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為:“比喻在艱難困苦中鍛煉”,如“十年熬煉,終成行業翹楚”。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收錄其古文用例,如“熬煉筋骨,以抗寒暑”(《淮南子》)。

三、專業領域特指

1. 中藥炮制術語

指通過反複煮、蒸去除藥材毒性,保留有效成分的工藝。

來源:《中國藥典》定義“熬煉”為“加水煎煮至稠膏狀”的炮制法。

2. 冶金工藝古稱

古代指熔煉礦石提取金屬的過程。

來源:《天工開物·五金篇》載“銀礦需經三度熬煉,方得純質”。


權威參考文獻(按釋義順序排列):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4. 王力.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2005.
  5.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0.
  6. 宋應星(明). 《天工開物》. 中華書局點校本,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熬煉”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拼音:áo liàn
核心含義:指通過長時間的煎熬、磨煉或加工,使事物或人變得更純粹、堅韌或成熟。


二、具體釋義

  1. 加熱提煉

    • 解釋:通過高溫處理原材料,提煉出所需物質。
    • 例句:
      • 明代《天工開物·銅》提到:“其質用爐甘石熬煉而成”(指用礦石提煉金屬)。
      • 膏藥的制作需“各人熬煉不同”(指藥材的加工過程)。
  2. 磨煉(意志、能力)

    • 解釋:比喻人在困境中經受考驗,提升自身能力或品質。
    • 例句:
      • 元代戲曲《三奪槊》中:“越顯得俺經熬煉”(形容曆經錘煉後的強大)。
      • 現代用法如“經過烈火熬煉,終成真金”(比喻逆境中成長)。
  3. 忍受折磨

    • 解釋:指在痛苦或壓迫中堅持。
    • 例句:
      • 《警世通言》描述人物“在千辛萬苦中熬煉過來”。
      • 聖經引文:“你熬煉我,卻找不着什麼”(象征精神考驗)。

三、現代引申

當代多用于形容個人成長,如:“熬煉是突破瓶頸的過程,需長期堅持”()。例如職場、學習中克服困難,實現自我提升。


四、總結

“熬煉”既可指物理加工(如提煉藥材、金屬),也常用于抽象層面的意志磨砺。其核心是通過時間與壓力的作用,達到升華或蛻變。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古代文獻與現代用法略有側重差異。

(綜合來源:、2、3、4、5、7、8)

别人正在浏覽...

阿避鳌山鮑舍比畫冰媒比照薄弱槎子赤令怵頭蹙促颠草販夫販婦府君覆窠談負隅頑抗感慕歸根過動行家裡手紅椅子狐趙椒花頌家屋幾察唧唧嘎嘎金錢癬钜野苛待奎畫坤維藍采和斂骨吹魂蓼蟲忘辛菱黃龍象會露頭露腦民房謀人穆宣拿敗甯佳女桑偶世器甲騎獵青削七香車三綱五常上心審參聲場時日曷喪疏華體胤峂峪村衛鶴蝸蚓五色水團相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