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綱五常的意思、三綱五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綱五常的解釋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 guides subject,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and fidelity) as specified in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封建禮教的道德準則。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詳細解釋

泛指我國封建社會所提倡的主要道德規範。《論語·為政》“ 周 因於 夏 禮”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四折:“你每這院裡人,隻知道迎新送舊,留人接客,是你每衣飯,那三綱五常的大道理,如何得知?” 梁斌 《播火記》三八:“三綱五常是維系社會的傳統觀念;仁、義、禮、智、信是人生哲學的根本。”參見“ 三綱 ”、“ 五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綱五常的漢語詞典釋義與文化内涵

“三綱五常”是中國古代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範疇,是封建社會維護等級秩序與道德規範的重要準則。從漢語詞典釋義與文化内涵角度,可作如下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1. 三綱

    指三種主要的倫理關系準則:

    • 君為臣綱:君主是臣下的表率與根本,臣子須忠君報國(《白虎通義·三綱六紀》)
    • 父為子綱:父親是子女行為的規範,子女須恪守孝道(《論語·為政》:“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夫為妻綱:丈夫是妻子的主導,妻子應順從丈夫(《儀禮·喪服》:“夫者,妻之天也”)
  2. 五常

    指五種恒常的道德品行:

    • 仁:仁愛恻隱之心(《孟子·告子上》:“恻隱之心,仁也”)
    • 義:行事合乎道義(《中庸》:“義者,宜也”)
    • 禮:社會規範與禮儀(《論語·顔淵》:“克己複禮為仁”)
    • 智:明辨是非之智(《孟子·公孫丑上》:“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信:言行誠實守信(《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二、曆史淵源與思想内核

“三綱”理論體系化始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後由班固在《白虎通義》中明确界定,強調社會等級關系中主導者對從屬者的權威性。

“五常”可追溯至孟子“仁義禮智”四德(《孟子·離婁上》),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增補“信”而成五常,構建了個人修身的道德基準。二者結合,形成“三綱五常”的完整倫理框架,成為漢代以降維護社會穩定的核心價值體系。


三、文化影響與曆史作用

三綱五常通過制度化(如法律“十惡”中的“不忠”“不孝”)和教化(如《三字經》《弟子規》)深入民間,長期規範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秩序、家庭倫理及個人行為。其積極意義在于為傳統社會提供了明确的道德坐标,強化了責任意識;但部分内容(如絕對等級觀念)亦受到近代思想家的批判與揚棄。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班固《白虎通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3. 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5. 李宗桂《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廣東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概念,形成于封建社會,旨在規範人倫關系和社會秩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構成

  1. 三綱(等級關系準則)

    • 君為臣綱:君主是臣子的行為準則,臣子需絕對忠誠。
    • 父為子綱:父親是子女的權威,子女需服從父命。
    • 夫為妻綱:丈夫是妻子的主導者,妻子需順從丈夫。
      三者體現封建等級制度,強調“主從關系”。
  2. 五常(道德行為準則)

    • 仁:關愛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義:行事公正,符合道義。
    • 禮:遵守社會禮儀與規範。
    • 智:明辨是非,具備判斷力。
    • 信:誠實守信,言行一緻。
      五常是普適性道德原則,用于調節人際關系。

二、曆史淵源與發展


三、評價與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思想演變,可參考《春秋繁露》《論語》等典籍及、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挨家按戶闇沕保險櫃悖戾奔激鞭辟近裡标牓潮湧成見恥愧充足躇跱刺客砥課兌現朏魄風鬟雨鬢風條鳳翥鸾翔轱輪河馮回手檢擇驕忿腳下浸浔金卮迥野計上心頭峻岨卡薩布蘭卡口碎來往往離卻吏卒龍鳳地爐香馬鞁閩荒謬誤百出木框囊中術鋪地錦乾冬旗官缺吃短穿散衆栅鎖省啬繩削石工詩源書香人家素膳台币同堂委形小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