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傳·闵公二年》:“冬十二月, 狄 人伐 衛 。 衛懿公 好鶴,鶴有乘軒者。将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後因以“衛鶴”為濫叨封爵之典。 唐 錢起 《觀村人牧山田》詩:“顧慚不耕者,微祿同 衛 鶴。” 明 王志堅 《表異錄·職官》:“ 齊 鷄開府, 衛 鶴乘軒,言濫爵也。”
“衛鶴”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出自《左傳·闵公二年》:春秋時期衛懿公極度沉迷養鶴,甚至讓鶴乘坐大夫規格的馬車(乘軒)。當狄人攻打衛國時,将士們憤慨表示“讓鶴去打仗吧,它們享有俸祿”,最終衛國因軍心渙散而戰敗。
字面構成
引申含義
比喻濫封爵祿、任人唯親的昏庸統治現象。典故中鶴因君王私寵獲得本應屬于将士的待遇,衍生出對不合理封賞制度的批判。
該典故被後世視為治國理政的反面教材,警示當權者若将個人喜好淩駕于國家利益之上,必将導緻嚴重後果。成語“好鶴失國”也由此衍生。
注:現代姓名學中“衛鶴”組合因五行相克(土克水)被認為不吉,但此屬民俗範疇,與典故本義無直接關聯。
衛鶴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介紹衛鶴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衛鶴的意思是指守衛、保衛鶴鳥。衛,意為保護、守衛;鶴,指一種大型鳥類,象征着祥瑞、吉祥。
衛鶴的部首是卩(衛的底部偏旁),鶴的部首是鳥(鶴的上部偏旁)。
衛鶴的筆畫數分别為4畫和11畫。
衛鶴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傳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鶴被視為祥瑞之兆,象征着長壽、清廉和高貴。因此,衛鶴這個詞語也蘊含着保護美好事物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衛鶴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衛和鶴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們衛鶴的身影讓人感到安心和甯靜。
2. 許多古代文人喜歡以衛鶴作為創作的題材。
1. 衛護:保護、守衛。
2. 衛道:保衛正義、守護道義。
3. 鶴立雞群:比喻在某個方面非常出色,脫穎而出。
守護、保衛、警衛
破壞、放棄、不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