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倉廒的意思、倉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倉廒的解釋

[granary] 儲藏糧食的倉庫

官民房屋倉廒,十塌八6*

詳細解釋

亦作“ 倉敖 ”。亦作“ 倉厫 ”。儲藏糧食的處所。《文獻通考·市籴二》:“得息米造成倉廒。”《文獻通考·國用三》:“奉行之吏因循,止将歲供額斛,於 真 、 揚 、 楚 、 泗 倉敖,為卸納摺運之地。”《水浒傳》第十回:“推開看裡面時,七八間草房做着倉廒。” 明 張四維 《雙烈記·代役》:“見今城中蓋造倉廒,預備軍儲。” 清 魏源 《籌漕篇上》:“無素備之倉厫與一定之成憲,而倉卒暫試者,尤左也。”《清史稿·災異志一》:“ 江 水驟發,城内水深丈餘……衙署民房城垣倉厫均有倒塌。” 宋 袁文 以為“ 敖 乃地名, 秦 以 敖 地為倉,故爾。今所在竟謂倉為敖,蓋循習之誤”。參閱《甕牖閑評》卷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倉廒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倉廒”是漢語詞彙,讀作cāng áo,指儲藏糧食的倉庫,常見于古代文獻和建築描述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曆史背景與結構特點

  1. 起源與形式
    古代糧倉有不同名稱,如“倉”(象形字,本義為谷物儲藏地)、“廪”(形聲字,指容納谷物的糧倉)、“囷”(圓形谷倉)等,統稱“倉廒”。
  2. 建築特征
    • 元、明、清時期,倉廒多設氣樓(天窗)和牆下氣孔通風,底部鋪磚或木闆防潮。
    • 廒門懸挂匾額,标明所屬衛所或編號,便于管理。

古籍例證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官方或民間糧食儲備設施,強調其容納量大、管理規範的特點。現代語境中可用于曆史文獻解讀或古建築研究。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朝代倉廒的差異,可參考、3中的曆史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倉廒》(cāng miào)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倉廒》是指倉庫和倉廒,意指供存放物品之處。它可以用來描述儲存糧食、貨物或其他物品的大型建築物或空間。這個詞常用于古代文獻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倉廒》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從左到右的“亻”(從人)和“廴”(從延),共有17個筆畫。 來源: 《倉廒》一詞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并且在漢字中比較常見。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築文化和農業社會。倉庫和倉廒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用來儲存和保護農産品和其他物資免受損壞。 繁體: 《倉廒》這個詞的繁體字是「倉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倉廡」這個詞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寫法和字體。然而,基本的意思仍然保持相同,表示倉庫或供存放物品之處。 例句: 最近,我們鄉村的倉廒經過大規模的翻修和擴建,可以更好地儲存農産品。 組詞: 組詞中可以使用《倉廒》的有:倉庫、倉房、倉舍等。 近義詞: 與《倉廒》有類似意義的近義詞包括:倉庫、倉房、庫房等。 反義詞: 與《倉廒》相反的詞可能是:流通、銷售、消耗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再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