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虧的意思、無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虧的解釋

(1).沒有欠缺;沒有損害。《楚辭·九歌·大司命》:“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 朱熹 集注:“無虧,保守志行無損缺也。”《舊唐書·懿宗紀》:“賜 盧簡方 詔曰:‘……切令大節無虧,勿使前功併棄。’”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凡人許己,務在得中,但士行無虧,不必太苦。”

(2).不輸;不差。《南史·陸厥傳》:“ 厥 與 約 書曰:‘…… 孟堅 精正,《詠史》無虧於東主; 平子 恢富,《羽獵》不累於憑虛。’”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臣之文﹞編之乎《詩》、《書》之策而無愧,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雖使古人復生,臣亦未肯多讓。”

(3).沒有減少或損失。《莊子·齊物論》“有成與虧,故 昭氏 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 晉 郭象 注:“夫聲不可勝舉也。故吹管操絃,雖有繁手,遺聲多矣……彰聲而聲遺,不彰聲而聲全。故欲成而虧之者, 昭文 之鼓琴也;不成而無虧者, 昭文 之不鼓琴也。” 宋 蘇轼 《瓶笙》詩:“缾中宮商自相賡, 昭文 無虧亦無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虧"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詳細含義和用法:

一、核心含義:沒有欠缺或損害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無虧"指事物保持完整狀态,沒有缺損、減少或違背。常用于形容道德、利益、身體等方面的保全,例如"德行無虧"表示品行沒有污點,"身體無虧"指健康未受損傷。

二、古漢語中的副詞用法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指出,"無虧"在文言中作副詞,表示"終究""畢竟",強調結果符合預期。如《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師出無虧",意為軍事行動最終未受挫。

三、構詞與語義演變

該詞由否定前綴"無"加"虧"構成。"虧"本義指缺失、損耗(《說文解字》:"虧,氣損也"),故"無虧"本義為"無缺損",後引申出"無違背"(如"無虧職守")及副詞義。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标注其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

  1. 道德評價:如"操守無虧";
  2. 權益維護:如"利益無虧";
  3. 狀态描述:如"完璧無虧"。

權威來源說明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以下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無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結合不同來源的釋義和用例,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沒有欠缺或損害
    指事物保持完整狀态,未受破壞或缺失。例如《楚辭·九歌·大司命》中“願若今兮無虧”,朱熹注釋為“保守志行無損缺也”。

  2. 不輸;不差
    表示在比較中不遜色,如《南史·陸厥傳》提到“《詠史》無虧於東主”,韓愈也以“措之乎天地之間而無虧”自述其文。

  3. 沒有減少或損失
    常用于描述經濟或資源狀态,如“企業盈利良好,并無虧損”。莊子《齊物論》中“無成與虧”也暗含此意。

二、擴展含義

部分資料補充了“不虧欠、不虧心”的引申義,如“自身衣食無虧,亦無虧欠他人”,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語境,古典文獻中較少見。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古典釋義以“無缺憾、無損耗”為核心,現代用法可能更側重實際利益層面。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側重。

别人正在浏覽...

傲然抱膝吟崩溜弁冕炳烺撥滅波逃柴油巉屼禅錫打場子帶路人滴笃惡濁凡最風浮工部局孤鴻寡鹄花萼相輝剪樣漸詐季薄季春驚飍擊唾壺吉祥杵機杼舉子勑厲賃作梅花陣密藏南宗鳥籀歐梅偏得屏風九疊牽羁清發三率三緻志擅國上邪沈颠颠社直衰正雙秤思慮酸怆算了肅如添頭停夥屯咽罔念線腳羨魚小阮校室邪行